活动即将开启
2025年“中国航天日”的科普活动即将在上海世博展览馆隆重举行。这一活动将吸引众多航天爱好者,成为他们年度的重要活动。参与者能够近距离感受航天科技的魅力。在活动期间,众多珍贵的航天展品和先进科技将集中展示,让公众深入了解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
活动将于4月24日启动,持续至5月5日。前三天(24日至26日)仅限专业观众参观,自27日起对公众开放。活动举办地位于上海世博展览馆H2馆,具体地址为博成路850号。欲参观者可使用微信小程序“2025航天日活动”进行预约。
珍稀月壤同框
本次展览亮点之一是嫦娥五号采集的月球正面土壤样本与嫦娥六号采集的月球背面土壤样本一同展出。这两个样本分别来自月球不同区域,嫦娥五号采集的是较年轻的火山岩区土壤,而嫦娥六号则采集了月球南极艾特肯盆地的古老月背土壤。
这些物质在颜色、浓度和组成成分方面存在明显差异。这些差异激发了人们对月球演化历史的探求欲望,使得游客得以直观地看到月球各区域的物质特点,感受宇宙的奥秘与未知。
实物展品亮相
展览展示了珍贵的月壤样品,同时陈列了嫦娥五号任务使用的降落伞。此降落伞在嫦娥五号重返地球的关键时刻发挥了关键作用,保障了返回舱的安全着陆,彰显了我国航天技术的辉煌成果。
YF-100火箭发动机在展览中同步展出。该发动机是我国新一代大推力液体火箭发动机的典型代表。它采用液氧和煤油作为燃料,具有诸多优势。该发动机为我国重要航天任务提供了强劲动力,彰显了我国航天技术的重大突破。
产业实力展示
展区汇聚了众多在航天领域享有高声誉的企业,其阵容包括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和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这些企业向公众呈现了我国航天产业的雄厚实力和显著的创新成就。
参观者可借助实物模型、图片和视频等多种媒体形式,全面了解我国航天领域在研发、生产和应用等方面的最新进展。这些展示内容从航天器的设计与制造起步,延伸至航天技术的商业化应用,生动展示了我国航天产业的迅猛发展势头。
上海创新成果
上海地方展区以“创新策源”为核心理念,依照“星箭—技术—终端—应用”的产业链顺序进行展示。该区域重点展示了上海在航天技术领域的创新成果,以及相关产业的持续发展。
上海在航天科技研发和卫星应用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该展区展示了上海如何运用其科技优势,推动航天产业的不断前行。观众可以借此机会了解上海的创新举措。展出的不仅是技术上的成果,更体现了上海航天工作者敢于创新的精神。
传递航天精神
本次航天科普展览不仅集中呈现了科技成就,而且生动描绘了航天精神。展览期间,丰富的展品和详尽的解说让参观者深入了解了我国航天事业在科研人员持续奋斗和无私奉献中不断发展的历史轨迹。
此次活动中,航天精神将得到传承,促使航天梦想的种子在更多人的心中悄然生根。我们有充分的理由预期,本次展览将吸引更多人关注航天事业,激发他们积极参与,为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在“中国航天日”的科普展览中,众多展品吸引了公众的注意。您对哪些展品印象最深刻?欢迎在评论区分享您的观点。同时,请不要忘记点赞并转发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