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交通运输厅近日正式核准了青岛国际航运中心核心设施项目中的一个关键部分——青岛港前湾港区北岸铁路的扩能改造项目。项目初步设计已获批准。该工程主要旨在增强港区海铁联运能力,对促进港口的持续发展具有显著且积极的推动作用。

港城地位关键

青岛港铁路扩能改造获批!2400万吨年运力将如何改变海铁联运格局?  第1张

青岛港作为国际枢纽港,在我国沿海港口中占据重要地位,并在国家综合运输网络中扮演着核心角色。此外,它还负责沿黄流域的海上通道。在“双循环”经济模式中,青岛港的作用尤为显著。据《青岛港总体规划(2035年)》预测,到2035年,青岛港的货物吞吐量有望达到8.1亿吨。届时,各个港区将根据各自的功能对货物的种类和数量进行相应的调整。

改造意义深远

工程实施了增加装卸设施、增强智能化设备标准、改善场站布局等措施,显著增强了港口的海铁联运作业效率。数据显示,干散货年处理量能够达到2400万吨,集装箱年吞吐量大约为330万标准箱。这些改进举措对于青岛港的整体进步、打造物流大通道以及完善多式联运体系起到了极其关键的作用。

港区发展需求

青岛港的前湾港区作为其核心的物流枢纽,承担着集装箱运输的关键角色。截至2024年,该区集装箱的吞吐量已达到2902万标准箱。伴随干线的运输量增长以及作业区功能的强化,前湾港区正致力于建设一个可处理3000万标准箱的巨型港口。然而,目前北岸铁路的集装箱装卸能力尚不足以应对未来的需求,因此迫切需要进行扩能改造。

多方协同推进

自2024年起,项目可行性分析工作正式展开。市交通管理部门与相关部门及青岛自贸区管委会紧密合作,全力支持建设单位进行前期准备工作,同时整合资源,确保项目进展顺利。国铁济南局在技术方案和港口对接等方面提供专业指导,山东省交通厅审批流程高效便捷,政府与企业之间的紧密协作有效促进了项目的进展。

交通助力发展

市交通运输局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旨在强化港区外围通道和内部疏港铁路的建设,以此加固集疏运体系的基础。同时,该局深入挖掘“四港联动”的正面影响,打造物流关键通道,增强各类运输方式间的网络连接,助力港口的持续增长,并加快山东省世界级港口群和青岛国际航运中心的建立速度。

未来前景可期

市交通运输局计划提升责任担当,对各项措施进行严格遵循,保证其得到有效执行。该行动旨在全方位推进疏港铁路项目的全程服务一体化。通过此措施,青岛港有望迈向现代化、综合化的国际一流海洋港口。该港口将具备先进设施、完备功能、高效快捷、绿色智能的特质,并与城市发展同步协调。

关于青岛港前湾港区北岸铁路的扩能改造项目,其对周边地区经济影响如何,您有何见解?敬请于评论区发表您的看法。同时,若您认同本文内容,请给予点赞并分享至您的社交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