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环保标准不断提升,理县生态环境局在执行法规和提供服务方面如何做到平衡?本文将详细剖析其具体措施及取得的成果。
铁腕执法亮剑行动
理县生态环境局持续开展专项执法行动,包括“环境执法百日攻坚”和“夜间突击查污”等12项活动。自2022年以来,已对企业进行超过400次检查,执法人员参与超过500人次,覆盖重点行业企业40多家。行动中,对污染隐患进行全面排查,确保不留死角。
该局对于企业中存在的治污设施运作不合规、排放数据异常等问题,采取了坚决措施,执行了“精准约谈”。针对不同行业,共举办了5次警示性约谈会议,对32位企业负责人进行了约谈,并发布了35份整改期限通知。同时,整改完成率达到了100%,确保企业全面执行环保规定。
立案查处彰显力度
该局持续对环境违法行为实施严格监管,针对偷排、漏排、未批先建等20多起环境违法行为展开立案调查。罚款总额超过100万元,案件数量较去年同期增长19%。每宗案件的查处均有效震慑了违法企业的侥幸心理,增强了执法的威慑力。
在处理复杂环境违法问题时,执法人员依照法律法规进行精确判断,并依法进行处置。在整个调查取证至处罚决定的流程中,各环节均严格细致,确保了法律尊严及环保执法的权威性得到维护。
送法入企普法支持
理县生态环境局推进“执法与普法”相结合的机制,举办了六场“法律进企业·助力企业成长”活动。这些活动涉及了180家企业。通过此类活动,企业能够更加全面地掌握环保相关法律知识,有效防止了违法行为的发生。
以“案例分析及实地教学”相结合的模式,深入阐释了《排污许可管理法规》等十二项法律规范。此外,发放了超过600本《环保操作规范手册》,为企业提供了行为准则。同时,举办了环保管理人员专项培训,240人次参与,有效提高了企业的环保管理水平。
精准帮扶助力升级
该局为解决小微企业技术不足问题,开展了85次“一对一”援助。协助22家企业升级废气处理设备,有效减少了污染物排放,显著增强了环保效果。
15家企业借助环保信用修复措施,成功回归绿色标准认证。在帮扶实施阶段,工作人员深入企业内部,详尽掌握其面临的实际问题,并据此制定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其中,重点企业的自行监测数据显示,达标率已达到100%,这一成果充分展示了帮扶工作的实际效果。
民声直通高效处置
理县生态环境局设立了“受理、核查、整改、回访”的完整信访处理流程。借助“环保局长接待日”以及“12345”等途径,已接收并妥善处理了70起群众投诉。投诉响应在24小时内、办结在72小时内均实现了100%的完成率,确保了每项投诉都有反馈,每件案件都有结果。
接到投诉后,工作人员立即展开行动,迅速抵达现场进行情况核实。对可即时解决的问题,现场即刻处理;对较为复杂的问题,则制定详尽的整改计划,确保问题得到全面解决。
专项行动惠及民生
实施“静音护考”与“油烟清零”等系列民生项目,针对65项噪声干扰及扬尘污染问题进行整治。这些举措直击民众关注的环保难题,有效改善了居民的生活品质。
“环境圆桌会”创新召开,居民代表与企业领导现场座谈超10次。已成功处理3起跨区域污染遗留纠纷,信访量较去年同期下降35%。该沟通模式有效缓解了双方矛盾,推动了社会稳定和谐。
理县生态环境局目前正致力于寻找更多高效策略,针对此,您认为他们能在哪些领域进行优化和革新,以增强生态环境保护的实际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