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驱动新机遇
目前,我国演艺产业正受到文化数字化战略和“演艺新空间”高质量发展政策的强力推动。4月16日,成都举办的中国(成都)演出交易会上,行业传来重磅消息,上海大世界推出了“演艺娱乐新物种孵化器”战略。该战略的提出,犹如为演艺产业注入一股新活力,预示着产业将迎来创新变革的崭新曙光。
百年地标转型
2023年,上海大世界成功转型为“演艺消费集聚区”,迅速构建起一个包含26个多元演艺新空间的密集生态。该区域每年举办超过5000场演出,成为全国演艺空间密度最高、演出形态最多样化、演出场次最多的消费地标。此次“演艺娱乐新物种孵化器战略”的推出,标志着大世界在空间升级之后,又实现了新的重大进展。这意味着它正从传统的“空间运营”向“生态构建”转型。
战略核心亮点
该战略以“技术、内容与商业的深度融合”作为核心,旨在构建全国首个从“以演艺为中心”向“以用户为中心”转变的完整产业链生态系统。该战略颠覆了传统演艺项目“创作至演出”的单一运作模式,并有效整合了金融、技术、人才、场地和市场等五大关键资源。通过打造“创意培育—市场验证—扩大推广”的完整服务链条,助力演艺产业实现从“独立创新”向“生态合作”的转变。
五大赋能体系
成都演交会上,上海大世界展出的“孵化器”五大赋能体系备受关注。在技术层面,借助AI创作实验室、全息投影及VR交互技术平台、版权区块链交易系统,实现了剧本生成、场景设计至知识产权保护的全流程数字化。同时,通过联合“选秀谷”“偶像学院”等机构,建立了演艺人才库,定向培养并输送专业人才,有效解决了行业难题。
市场拓展实践
市场整合了全球年均5000场演出的会员专属流量,构建了“商业品牌跨界合作平台”。今年初,孵化器推出的首个项目惊悚喜剧《开关SWITCH》吸引了市场目光。该作品的2.0版本将采用多模态情绪交互技术,实时追踪观众的细微表情和心跳数据,以此动态调整剧情发展。这种方式以技术推动内容发展,并借助数据反馈优化创作,为演艺项目的商业化实施开辟了新的途径。
产业发展前景
许丽,上海大世界副总经理,透露孵化器战略将采用“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相结合的方式。该战略预计在3年内培育出超过100个新颖的演艺品种。伴随文化消费水平的提升和技术的深入融合,上海大世界正致力于以“新物种孵化器”为核心,引领中国演艺产业从内容输出向生态输出转变,同时为国内演艺市场注入无限活力。大家认为上海大世界这种模式能在全国演艺产业推广开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