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客对旅行体验的重视程度不断攀升。在航班上,乘客突发的健康问题引起了公众的广泛关注。近期,南方航空的机组人员在数万米的高空成功救助了一名儿童乘客,这一事件彰显了他们出色的服务能力。

突发危机

万米高空小旅客突发惊厥! 乘务组如何架起生命通道?  第1张

4月6日,南方航空CZ8689航班从海口出发,目的地为重庆。起飞不久,客舱内紧急呼叫铃声突然响起。乘务员立刻行动,抵达现场后,发现一名儿童因高烧出现全身痉挛,已失去意识。这一突发情况使得客舱气氛瞬间变得紧张,同时也对乘务员的应急处理能力提出了挑战。

启动预案

乘务员即刻向乘务长传递了求助信号。乘务长在短短半分钟内迅速安排了所有乘务员的任务,并启动了应急预案。他们利用多种语言进行广播,寻求医疗援助,疏散了周边乘客,确保了救治区域的畅通。同时,他们监测了患病孩子的生命体征,并准备好了急救设备。这些紧急措施执行迅速且井然有序,为后续救援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专业救援

旅客紧闭双唇,身体各部位出现痉挛,情况紧急。乘务长迅速取走尖锐物品,为患儿头部安置了保护装置,并轻柔地拍打呼唤以探查其意识。乘务员细致地记录了发病时间和症状,并帮助家长回顾了病史。在此同时,来自重庆的一家知名三甲医院的专业医疗人员迅速赶到了现场。乘务组迅速搭建了急救站,严格遵守医嘱,开展了物理降温、供氧和监护等急救措施。

空地联动

乘务长激活了空中与地面之间的联动程序,向机长传达了相关信息,并指示地面医疗队伍做好紧急应对措施,同时争取到了优先降落的许可。为抓住最理想的救治时间点,各方进行了紧密的配合。最终,航班在预定时间前12分钟降落,乘务人员与医疗人员共同完成了患病儿童的移交,确保了该名小乘客能够及时得到治疗,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培训成效

最新资讯指出,南方航空近期持续加强其“情景模拟与跨组协作”的培训项目。公司对儿童突发疾病、心肺复苏等紧急情况进行了全方位的模拟演练。乘务人员需熟练掌握基础急救技巧,并且需通过机组资源管理(CRM)的专项测试,以提升不同角色间的协同决策能力。此次对小旅客的及时救助,充分展示了该培训体系的有效性。

小旅客康复

旅客的健康状况已完全恢复。在南方航空进行的高空救援任务中,机组人员表现出了出色的专业能力和紧密的团队配合。他们面对突发状况,迅速响应,成功搭建了生命救援通道,确保了旅客的生命安全。

南方航空本次航班乘务人员的表现,是否可作为其他航空公司乘务人员的参考?其紧急救援的作为,是否具有借鉴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