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嵩地的何仕雄得益于友人的推荐,投身于梨园下养鹅的崭新领域。经过两年的培育与拓展,该产业已展现出一定的规模,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现在,让我们共同探究这一别具一格的林间生态鹅养殖模式。
独特养鹅模式起步
2023年,何仕雄经朋友介绍了解了梨树林下养鹅的养殖方式。他随后勇敢地进行了尝试,在嵩明地区创办了一个占地超过100亩的林下生态养鹅场。该基地地理位置十分优越,位于嵩明的梨树林中,鹅群在梨树下面自由地活动,开创了一条独特的养殖途径。截至目前,该基地已拥有蛋鹅和肉鹅共计10000只。
蛋鹅肉鹅效益分析
蛋鹅每年产量为60枚,6000只蛋鹅总计可产蛋36万枚。何仕雄经过计算,得知年收益大约为300万元。同时,肉鹅80天即可达到出栏标准,每只重量约为4.5公斤,以每只90元的价格计算,其年收益可达到约30万元。肉鹅主要销往重庆、贵州等地,尤其在春节期间,往往能以较高的价格出售。
气候优势助力产蛋
嵩明地处云南,其气候条件别具一格,夏季不热,冬季不冷,年均气温保持在14.8℃。在每年的6月至10月,这一时段被业界视为反季,全国大部分养鹅地区的气温普遍超过30℃,有时甚至高达40℃,导致鹅蛋产量显著下降。然而,嵩明的蛋鹅却能在这种环境下正常产蛋。在顺季时,鹅蛋的售价为8元一枚,而在反季时,其价格可升至15元。通过科学的营养调控,嵩明地区的蛋鹅有80%的产蛋量集中在反季,从而使得收益得到了显著提高。
低成本饲料来源
嵩明县拥有全省最大的叶菜类冷链物流加工中心,该中心配备了29家共计351座的蔬菜保鲜库,年处理蔬菜的能力达到250万吨。位于杨桥街道的黑营盘社区有20多户蔬菜种植户,以及周边淘汰的冷库产生的菜叶,过去需要支付处理费用,而现在,只需支付少量的人工费用,养鹅基地就能将这些菜叶运走作为饲料。此外,基地在先前对梨酵素进行加工后,剩余的酵素渣曾以较低价格出售给有机肥企业。而现在,这些酵素渣被用作鹅的饲料,这一转变有效减少了30%的养殖成本。
鹅对果林的益处
在梨树林中饲养鹅,这些鹅既能扮演“自然割草者”的角色,也能成为“病虫害的防治者”。过去花费14万元购买的除草机现在已被闲置。只需让鹅进入果园五天,便能将杂草一扫而光,这不仅降低了鹅的饲料消耗,同时也节省了除草机所需的人工成本。鹅所食用的害虫,其排泄物又成为天然的肥料,有助于果树在果园中茁壮成长。
未来发展规划
何仕雄抱有更宏伟的抱负。他计划投资1000万元用于巨菌草和南瓜的种植,以及饲养1.5万只鸡。目前,得益于社区的协助,他已经递交了申请嵩明自然林下种植养殖家庭农场的材料,并正准备在这条新兴的“赛道”上持续前行。
请问何仕雄的林下养鹅方式在将来有哪些可能的发展与创新空间?敬请各位在评论区发表见解、给予点赞以及分享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