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南航一架波音B787-9飞机在执行上海虹桥至广州白云的CZ3534航班任务时,于白云机场疑似发生“擦机尾”事件,此事件迅速引起了公众的广泛关注。众多网友对此进行了反映,指出该事故可能影响飞行安全,进而引发了公众的强烈关注。

涉事飞机基本情况

6.4 年机龄波音 787-9 降落时擦机尾,乘客直呼像触地  第1张

涉事飞机型号为波音787-9,服役时间约为6.4年,注册编号为B1243。这些信息揭示了飞机的基本信息。分析事故原因时,飞机的机龄等数据具有参考意义,因为机龄可能与设备老化等因素相关。自完成上述航班任务后,该飞机并未参与其他飞行任务。这一情况从侧面揭示了事件的严重性,航空公司可能正在进行飞机的全面检查。

乘客的亲身经历

乘客体验直接揭示了事件的真相。在此次航班上,乘客们描绘了降落过程中的震撼时刻,他们形容说:“起初,感觉双脚仿佛直接踏在坚硬的水泥上,随后便体验到失重的错觉,仿佛身体即将飘浮,紧接着,飞机恢复了正常降落。这一过程极为短暂,仅几秒钟而已。”这些生动的描述从乘客视角出发,生动展现了降落过程中的异常状况,使公众对事故有了更加直观的感受,同时也加深了人们对事故严重性的理解。

6.4 年机龄波音 787-9 降落时擦机尾,乘客直呼像触地  第2张

擦机尾的概念及成因

6.4 年机龄波音 787-9 降落时擦机尾,乘客直呼像触地  第3张

所谓“擦机尾”是指飞机在起飞或着陆过程中,由于飞机俯仰角度控制不当,导致飞机尾部与跑道接触的现象。这种状况在着陆阶段更为常见,通常由人为操作失误造成。掌握这一概念及其成因,有助于公众更好地理解此类事件。从专业角度分析,飞行员对俯仰角度的精准操控至关重要,任何失误都可能引发潜在的危险情况。

潇湘晨报记者的询问行动

事故发生之后,潇湘晨报的记者迅速投入了调查工作。在10月24日的上午,记者向白云机场客服进行了情况反映。客服承诺将信息转达给相关部门,然而,直至稿件完成前,记者并未收到任何回应。此外,记者也联系了南航客服,对方告知尚未接到发布相关通报的通知,并建议记者通过邮件进行采访。遗憾的是,直至稿件定稿,记者发送的邮件同样未得到任何回复。媒体作为公众获取信息的关键途径,记者的积极行动反映出事件的紧迫性。然而,各方的沉默也让事件显得更加扑朔迷离。

事故或为人为失误

民航业内人士认为,本次事故可能源于飞行员操作失误,导致飞机在降落时发生弹跳并擦碰到机尾。这一判断虽基于经验,但若确系人为失误,航空公司需在飞行员培训及飞行操作管理上深入反思并作出改进。航空业力求避免此类人为失误引发的意外,这不仅关系到乘客的生命安全,亦对航空公司的信誉产生重要影响。

事件的后续疑问

南航与白云机场至今未对事件作出任何回应,导致公众对事件的诸多疑问未能得到明确的解答。飞机损坏的具体程度如何?此次事故是否确实为人为失误所导致?航空公司和机场在事后将采取何种应对措施?这些问题目前尚无定论。在此,我们向读者提问:您认为航空公司和机场应当多久对事件作出回应?我们期待广大读者积极参与,点赞、分享此篇新闻,并在评论区分享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