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诉缘由

婚介公司跑路,相亲对象消失!9万元服务费打水漂,消费者如何维权?  第1张

2024年4月,静安区消保委接到小晶的投诉。投诉指向一家婚介机构。该机构未履行约定,未能如期安排相亲,导致小晶情绪激动。小晶坚决要求婚介公司全额退还服务费。她原本期待问题能迅速解决,却未料到,她将遭遇一系列挑战。

走访困境

消保委工作人员迅速抵达该公司营业点进行实地核查,但发现该门店已停止运营。随后,他们多次尝试与公司负责人赵某某沟通退款相关事宜,但赵某某表现出犹豫态度,未能与消保委在退款问题上形成共识。这一情况使得小晶的退款程序变得极其繁琐且缺乏明确性。

检察介入

2024年7月,静安区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依照既定合作流程,将涉及消费者权益受损的线索转交给了静安区检察院第五检察部。委员会期望检察院能够帮助受害者小晶,通过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的方式,保障其合法权益。在此之前,消保委已尝试采用多种沟通和调解手段。然而,公司已顺利完成注销流程。这一结果导致其诉讼主体资格不复存在。这一变化进而对案件的正常进展产生了影响。

调查真相

婚介公司跑路,相亲对象消失!9万元服务费打水漂,消费者如何维权?  第2张

调查发现,消费者保护委员会介入后,该婚姻介绍所私自提交了注销登记的申请。深入调查证实,公司股东明知有未偿还债务,却故意采取简便手段非法进行注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小晶有权向原法人赵某某提起法律诉讼,此举为小晶维护自身权益开辟了新的途径。

证据收集

检察官仔细听取了小晶的描述,并指导她搜集银行转账凭证、微信对话等关键性证据。与此同时,检察官与消费者权益保护部门对赵某某进行了沟通,通过法律解释和劝诫,赵某某提供了书面合同等相关文件以证实服务合同的合法性。凭借这些确凿的证明,小晶在维护自己权益的斗争中信心倍增。

维权依据

经过审查,检察官认定小晶案件满足公诉标准。尽管婚介公司曾提供过两次约会服务,却未能充分履行其推荐和配对的职责,导致双方信任受损,继续执行合同已无法达到预期目标。《民法典》保障了小晶退费的权利,为其维护自身权益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后盾。

行业整治

该事件暴露了婚介领域的若干问题。部分婚介机构为追求利益,在合同中设定了不公正的条款,此举限制了消费者的退款自由。静安区检察院联合相关部门,共同召开了协作治理会议,旨在构建长效的管理体系。面向未来,检察机关计划与行政机关紧密合作,促使婚介行业协会及企业代表作出承诺,以维护行业秩序。

在婚介服务领域,消费者如何有效预防潜在风险?在预防阶段,有哪些具体措施可以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