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薪纠纷凸显

去年5月24日,杨某与代某于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签订了劳务承包合同。合同内容要求代某向杨某等21名工人支付共计73万元工资。至12月3日,工程顺利完工。尽管代某已提前支付了38.3万元,但剩余的34.7万元工资却一直未发放。在此期间,杨某多次努力追讨,但最终未能如愿,导致工人们的权益受到了严重影响。

拖欠工资34.7万元,21名务工人员如何讨回公道?  第1张

求助综治中心

3月8日,杨某无奈来到玛多县社会综合治理服务中心寻求帮助。中心工作人员对此事给予了高度重视,并迅速采取行动。他们深刻体会到务工者的辛勤付出,同时意识到工资对依靠体力劳动维生者的重要性。随后,他们与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等相关部门进行了有效的沟通与协作。

深入了解详情

工作人员态度严谨,细致入微地查阅资料,并耐心询问当事人,全面掌握了案件细节。他们详细掌握了合同内容、施工进度以及款项支付的具体情况。此外,工作人员向杨某明确表示,代某依照法律规定支付工人工资是其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并确保了杨某的权益得到充分保障。

积极开展调解

3月8日至9日,工作人员集中讨论,遵循公正原则进行调解。他们认真听取双方诉求,向代某详细阐述恶意拖欠工资可能导致的行政及刑事处罚等法律结果,旨在增强其法律意识;同时,根据法律条文和常理,引导双方理解彼此立场。

达成调解协议

经过连续两日的努力协商,双方成功确立了共识。代某承诺将剩余的34.7万元工资分阶段支付给杨某等21位工人,并承诺在6月8日之前全部结清。杨某及其工友们对于这一结果表现出极大的振奋,并向玛多县综治中心的工作人员表示了诚挚的感激。

司法确认保障

为确保调解协议得到法律效力,调解结束后,工作人员引导双方当事人向法院提交司法确认的申请。玛多县人民法院立案庭庭长对协议内容及双方真实意愿进行了详尽审查,紧接着进行了司法确认程序,此举为调解结果增添了额外保障,有力保障了务工者的权益,实现了双重保护。

截至目前,玛多县司法局已妥善解决了五起欠薪纠纷。该局近年在履行职责方面表现突出,对集体欠薪问题给予了重点关注,全力维护劳动者权益,不断强化权益保障措施,保障了维权途径的顺畅。此次欠薪纠纷的圆满解决,得益于相关部门的紧密配合。玛多县司法局对今后工作进行了规划,旨在对内部协作体系进行优化,以确保务工者权益得到充分保护。关于欠薪问题的解决,公众普遍关心是否存在更佳的联动处理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