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树节前开课

宁波慈溪学子如何通过植树活动开启别样思政课?  第1张

三月,杭州湾畔春意正浓。在宁波慈溪的现代农业生态产业园,一场独特的活动正式展开。随着第36个植树节的临近,产业园迎来了穿着黄色马甲的青少年。慈溪学生成长指导中心举办的“行走的思政课”吸引了慈溪市40名三至六年级学生,报名踊跃,现场气氛活跃。

特别导师开讲

春风蓝湾亲子乐园作为活动起点,学生们有幸遇见了特别的“导师”——慈溪海豹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董事长,成央珍女士。成央珍女士不仅是一位杰出的企业家,还是一位在生态种植领域深耕三十余年的杰出女性。自1989年起,她果断放弃了教师生涯,接手了152亩荒废的海涂地。尽管面临土地盐碱化这一严峻挑战,她依然在当年成功种植了棉花,并且获得了显著的收益。

励志故事感染

成央珍深情回顾往昔,透露出她内心深处的一个强烈愿望,即恢复这片土地昔日的生机。她的叙述引领学生们重返那段充满挑战的岁月,生动描绘了在盐碱地上,人们凭借辛勤的汗水和智慧的结晶,创造了引人注目的奇迹。她的故事宛如一颗种子,在学生们心中悄然发芽,激发了他们对于坚持不懈和积极进取的深刻理解。

植树现场实践

在成央珍的激励下,学生们成功抵达了植树现场。她亲自演示,细致地教授学生挖掘树坑、浇水和培土的技巧,“每一个树坑都仿佛一个微型的生态教育场所”。学生们被分成小组,协作完成,脸上洋溢着喜悦和期待。他们小心翼翼地将树苗放入坑中,覆盖土壤并浇上清水,用心呵护这些新生的嫩芽。

温室科学探索

学生抵达了智能玻璃温室,沈阳农业大学设施园艺学硕士沈超阳担任向导,引领他们踏上“农业科学家”的探索之旅。沈超阳通过讲解,阐述了番茄生长的科学原理,并指导学生观察叶片、花朵及果实。学生们对植株表现出浓厚兴趣,紧随沈老师的步伐,共同深入挖掘农业科学的秘密。

活动意义深远

慈溪市学生成长指导中心的主管严利文指出,他们计划通过组织相关活动,使学生领略农业的吸引力,同时唤起他们对科学的热情。教育局德育科主管进一步说明,此活动的核心目标是让孩子们自小培养生态保护的观念,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并通过实际操作推动其成长,旨在培育出适应新时代的优秀青年。

各界人士对此表现出极大关注,讨论的核心在于是否应当拓宽“移动思政教育”模式的推广领域。我们热切期待您在评论区发表个人观点。同时,别忘了为文章点赞及转发,以表达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