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溪根治千年水患?智慧与努力书写世界水利辉煌  第1张

木兰溪历经千年水患的侵袭,经过整治工程,现已重现往日的宁静景象;同时,其防洪能力得到了显著增强;不仅如此,木兰溪还成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功案例,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木兰陂的成就与遗憾

北宋年间,一项名为木兰陂的世界级水利工程在木兰溪畔宣告完工。在规划、建造以及结构设计等多个层面,该工程展现了那个时代的卓越技术。尽管如此,木兰陂并未彻底解决木兰溪的水患问题。木兰溪下游河段曲折多变,拥有22个弯道,导致洪水难以顺畅通行,频繁引发洪水泛滥,灾害频仍。

防洪堤建设挑战与突破

木兰溪根治千年水患?智慧与努力书写世界水利辉煌  第2张

在木兰溪下游地区,建造一座能够抵御每三十年一遇洪水的堤坝,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工程任务。然而,截至2011年,木兰溪两岸的防洪堤已实现全线封闭,洪水被成功引导回河道。这一防洪设施的功能显著提升,其防御能力已从原本难以应对每两年一次的洪水,提升至现今可抵御每五十年一遇的洪水。软体排技术的成功实施,不仅在全球水利建设领域树立了标杆,还成功攻克了多个具有国际性的水利难题。

“裁弯取直”创新方案

木兰溪下游洪水排放受到阻碍,相关部门实施了“截弯取直”的整治方案。这一方案的实施,将原本16公里的洪水通道缩短至一半。在整治过程中,莆田市恪守“改道不改变水流”的原则,保留了原有河道,并成功打造了超过700亩的玉湖。这一举措不仅扩大了城市的水域面积,还增强了蓄洪功能,提升了生态价值。

多元管护体系构建

木兰溪根治千年水患?智慧与努力书写世界水利辉煌  第3张

木兰溪,作为我国首条完成全流域系统性治理的河流,莆田市正积极倡导实施河湖长制。政府部门率先示范,同时广泛邀请民众、企业等社会各界力量加入,巡河护河的队伍持续壮大,构建起多元化的管理保护体系。2021年,该市提出了“全市统一规划、全域数字化”的规划构想,紧接着启动了“数字木兰溪”项目,成功搭建了水质监控系统,并且实现了对水质状况的实时智能化监测。

生态保护创新举措

莆田市正努力打造一条从山顶至海滨的全覆盖生态保护和治理体系。目前,在河流上游,已成功划设了一个覆盖180平方公里的自然保护区;与此同时,在河流下游,正积极推进水生态修复工作。自2023年开始,莆田市增设了湿地红树林保护区,并实施了“生态技术调查官”制度。该制度的目标在于增加蓝碳汇的量,以此推动红树林生态系统的恢复。这样的措施是为了保证红树林修复项目能够带来明显的生态效果。

治理成果与全球典范

木兰溪根治千年水患?智慧与努力书写世界水利辉煌  第4张

木兰溪治理取得了显著成效,成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典范,并贡献了极具价值的“中国经验”。该治理模式为全球其他流域的生态保护与河流管理提供了创新思路和实际案例。莆田市民得益于木兰溪的改善,生活更加幸福。

木兰溪治理模式在河流管理领域呈现了哪些可供参考的价值?欢迎点赞及转发本文,让我们共同更深入地探讨这一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