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种植成果显著
玉门市独山子乡近年来凭借资源优势,以市场为导向,着力推进特色种植产业。在去年的实践中,得益于乡政府统一提供的蜜瓜苗和专业技术支持,当地农户实现了显著成果。以某农户为例,其种植的20亩蜜瓜,单产达到了3000公斤,通过订单农业直接销往沿海市场,每亩净收益超过了8000元。2024年,现代农业产业园集体经济建设项目圆满落成。项目完成后,全乡蜜瓜种植规模突破1500亩。此成就显著,有力推动了产业的集聚式发展。
为促进蜜瓜种植的持续增长,当地将闲置资产改造成育秧温室。至2024年,已成功培育出超过三百万株优质蜜瓜幼苗,此举显著减少了成本并增强了经济效益。在全乡的种植结构中,蜜瓜种植种类丰富,粮食作物种植覆盖了8168.92亩土地。此外,红花、食葵等高收益作物种植面积超过6000亩,枸杞种植面积维持在约1.5万亩。
蜜瓜成“金字招牌”
独山子乡紧跟现代农业步伐,将蜜瓜种植确立为特色农业项目。全乡齐心协力,促进蜜瓜产业稳步发展。蜜瓜以其优良品质,在市场上逐渐建立起良好口碑。众多商家对独山子乡的蜜瓜产生兴趣,订单农业模式帮助当地蜜瓜顺利进军沿海市场,为农民提供了稳定的收入渠道。
独山子乡的蜜瓜产业正迅速兴盛,成为该乡农业的显著亮点,大幅提升了当地农业的知名度。当地农民通过种植蜜瓜实现了收入的增加,并对发展特色种植产业充满信心。此外,乡政府不断加强蜜瓜产业的支持,涵盖了从种苗培育、技术指导到市场对接等各个方面的全面服务。
多元种植格局形成
粮食安全极为关键,独山子乡在发展特色农业的过程中,并未忽视粮食作物的种植。该乡粮食种植面积达到了8168.92亩,有力地确保了当地粮食的供应。同时,红花、食葵等高价值作物的种植面积超过了6000亩,这些作物不仅经济效益显著,而且显著提高了农民的收入。
枸杞在当地种植规模稳定,保持在1.5万亩。该模式以特色突出、多种经营融合为特点,让农民能根据市场需求和个人条件灵活调整种植方案,有效降低了单一作物种植的风险。通过作物间的合理搭配,该地区最大化利用了土地资源,大幅提高了土地的产出效能。
生态养殖焕发活力
独山子乡在绿色发展理念的引领下,养殖业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该乡投资352万元打造的生态循环农业产业园发挥了核心作用。产业园引进了2000只高品质种羊,改善了种群结构。这一举措使得全乡肉羊饲养量增至9.8万只,肉牛饲养量也增加至1264头。
得益于“产业贷”政策的扶持,共有109户农户成功获得了1157万元资金支持。此举不仅拓宽了养殖领域,而且在经济效益上实现了显著提升。生态循环农业产业园引入了创新的种养循环机制,实现了羊粪向有机肥料的转化,并向周边的种植户无偿提供肥料。马英山养殖户表示,以往粪便处理成为一大挑战,现今实现废物利用,有效降低了污染,同时提升了收益,引得周边居民争相购买。
劳务产业蓬勃发展
独山子乡高度重视人才对乡村发展的重要性。该乡借助玉门市设立的乡村振兴技能人才培训中心,精准匹配市场需求,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技能培训。同时,搭建了劳务对接平台,助力1634人实现外出就业。另外,向642人发放了总计30.86万元的就业补贴,有力推动了培训、就业和家庭增收的良性互动。
劳务产业的兴起为农民拓宽了收入渠道,并为乡村振兴储备了重要技能人才。返乡农民带来的技术和经验,为家乡发展注入了新活力。劳务产业与特色农业种植、生态养殖相互促进,协同推动了乡村经济增长。
三产融合促乡村振兴
2024年,独山子乡三产融合的效应持续增强。特色农业种植、生态养殖与劳动力转移紧密联合,创新了三产融合的路径。该模式有效提高了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蜜瓜的香甜、牛羊的活力、技艺的传承,共同勾勒出乡村发展的美好画卷。
独山子乡正逐步展现出产业兴旺、民众生活富裕、生态环境优美的乡村振兴图景。面向未来,该乡有望在现有成果基础上,对“三产融合”的发展模式进行改进,促进经济向更高品质跃升。我们诚挚地邀请读者为本文点赞、转发,并分享您的宝贵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