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云南省专项工作机制办公室,为减轻基层负担,针对形式主义问题,与省纪委办公厅共同行动。在省委、省政府的支持下,该办公室公布了一则案例,旨在整治形式主义。此案例展现了形式主义的新形式,并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事件曝光
2024年,保山市农业农村局在基层减负整治活动中,实施了与政策相悖的措施。此前,该局已针对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的衔接进行了两次督导。同年11月,以业务指导为借口,对全市5个县(市、区)进行了全方位的业务指导。通过查阅相关记录和进行深入访谈,识别出县乡层面存在的问题。在收集反馈信息后,推动相关部门制定整改措施。同时,确保整改成果被纳入年度工作计划,并实施持续跟踪。
问题实质
该行为表面上是业务指导,实则执行的是“督检考”任务,此举严重违反了《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中关于督查检查考核的统一规范要求。这种隐性的、变异的“督检考”方式,给基层带来了额外负担,与减轻基层负担的宗旨背道而驰。
不良影响
一些地区及单位在整治形式主义和减轻基层负担的认识上存在不足。基层干部对于这种表面上的变化而实质未变的现象表达了强烈的不满情绪,这种现象极大地打击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他们难以将主要精力集中在实际工作之中,结果导致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被耗费在应对各种检查上。
整改要求
通报所指区域需进行彻底的自我审视,并严格细致地改正存在的问题。省级相关部门需主动进行自我检查,增强对市级及县级的监督与指导,与地方合作攻克难关,推动从应对个别事件向解决整体性问题的转变。
制度落实
各区域及部门必须认真贯彻《关于减轻基层负担的若干规定》,有力打击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现象,不论问题新旧。为此,必须提高认识水平,确保减负措施得到切实执行,避免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深化拓展
不断加强和扩大对形式主义问题的整治力度,旨在减轻基层工作压力。各地方和部门需切实行动,从源头上铲除形式主义,从而为基层干部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保证他们全身心投入民众服务,有力推动各项事业的发展。
各地是否仍存在这种经过包装的“督检考”现象?您是否遭遇过类似的形式主义困扰?欢迎在评论区发表您的观点。同时,请不要忘记点赞并分享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