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多汽车企业正积极投身于L3级自动驾驶及飞行汽车等前沿技术领域,资金投入与盈利预期之间的冲突愈发突出。在此形势下,小鹏汽车采取了与同行截然不同的战略策略。
数据亮眼迎挑战
乘联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25年1月,新能源汽车领域出现下降态势,环比减少幅度达到了40%。尽管如此,小鹏汽车在同期交付量上实现了30350辆,领先于其他新势力品牌。尽管取得了这样的成绩,公司董事长何小鹏依旧保持冷静,强调“真正的竞争才刚刚开始”。在此情境下,小鹏汽车已取得显著成就。然而,行业竞争的不确定性仍旧存在。公司持续面临挑战。
车展发布展决心
2024年11月15日,何小鹏出席了在广州举办的国际车展,并参与了小鹏汽车的新品发布会。车展期间,汽车行业正经历重大变革。特斯拉在全球范围内挑起了价格战,比亚迪则推出了面向大众的智能驾驶技术。在这一背景下,众多汽车制造商面临着被市场淘汰的严峻挑战。在如此激烈的竞争态势中,何小鹏及小鹏汽车在车展上的表现,充分体现了他们面对挑战的坚定意志。
强调效率当关键
何小鹏对企业成长法则有深刻洞察,他强调企业应先确保盈利,再进行投资,不应过度依赖融资。在最新发布的内部信中,他频繁提及“效率”概念,提及次数超过20次,并将成本削减与效率提升视为企业持续发展的关键要素。他明确强调,企业若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必须实现高效盈利。这一观点已成为小鹏汽车未来发展的核心指导思想。
技术自研降成本
小鹏汽车计划于2025年投资95亿元于研发活动,其中45亿元将特别用于AI技术的研发。其自主研发的图灵芯片具备广泛的应用前景,可用于汽车、飞行汽车和机器人等多个领域,显著降低了单一产品类别的研发成本。此外,公司全栈自研的自动驾驶系统使得单车软件成本降低了30%。通过自主研发技术的优化,小鹏汽车在成本结构上实现了有效优化,节约了大量资金,同时提升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架构提效促发展
何小鹏推行了一项为期三年的组织架构改进计划。他采用了“车间主任式”的管理模式,亲自参与采购谈判,并在两年内成功削减了10名高级管理职位。此外,他组织了超过600场员工聚餐,增强了团队执行力,并优化了会议流程以降低成本。2024年下半年,参与人数低于8人且会议时长不足60分钟的会议数量占比达到70%,此类会议的时长普遍缩短至60分钟以下。与此同时,这些会议的纪要制作广泛利用了人工智能技术。这些组织层面的改革措施显著提高了企业的运营效率。
效率边界引思考
效率提升遇到了障碍。何小鹏强调,在降低员工离职率的问题上,“重振员工士气比解决技术难题更具难度”。业内人士预计,在接下来的三年里,将揭晓答案,“提高效率”能否使小鹏汽车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目前尚不确定。这一情况引发了人们对于企业持续发展和效率提升极限的深入思考。
小鹏汽车的“效率”策略能否帮助其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敬请于评论区分享您的看法。同时,请别忘了为本文点赞并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