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天威首次以大气司司长亮相发布会,蓝天保卫战将有何新突破?  第1张

近期,生态环保领域的重大活动引起了广泛关注。2月24日,生态环境部召开了例行新闻发布会。在此次会议上,大气环境管理司司长李天威以职务身份首次亮相,就“深化蓝天保卫战”议题,公布了一系列重要信息和阶段性成果。

全新亮相

在本次活动上,李天威以崭新形象首次登台,吸引了公众的高度关注。虽然去年六月他曾在一次常规活动中露面,当时他担任的是生态环境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但这次,他以大气环境管理司司长的角色出现,无疑为关注生态环境的各方人士提供了新的焦点。发布会现场,他展现了从容不迫、信心十足的气质,迅速吸引了媒体和公众的注意。李天威凭借其深厚的基层实践经历,为担任大气司司长一职打下了坚实的职业基石。自1971年4月起,他开始在社会领域发声,并取得了博士学位。多年来,他始终坚守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专注于相关领域的工作。

职业履历

李天威在生态环保领域拥有深厚的背景。自2015年12月起,他任职于环境保护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担任总工程师。此职务使他在专业知识和实践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此外,他还曾执掌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执法局督察专员一职,并担任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他在多个职位上充分展现了自己的才能和活力,成功解决了众多复杂的环境难题,获得了广泛的赞誉。每一次的经历都证明了他的成长和积累,这使我们对他负责的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充满信任。

成果汇报

在新闻发布会上,李天威宣布了2024年在大气污染防控方面取得的显著成就。他强调,环保部门正着力改善和升级产业、能源和交通体系,同时不断推进重点行业和领域的整治工作。这些领域的进展显著,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多项举措在大气污染防治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促进了环境的积极改善。这些成果正助力我们不断向实现蓝天白云的愿景迈进。

清洁取暖

北方环境部门在清洁取暖推广上取得了显著成果。他们投入了高达250亿元的资金,为提升取暖条件打下了坚实的经济基础。全年完成了200万户散煤的治理工作,累计治理户数已超过4100万户。这些措施有效降低了污染物排放,提高了空气质量,同时大幅改善了北方居民的生活环境。家庭对清洁能源的采用日益增多,冬季由此变得更加舒适和健康。

产业调整

相关部门正致力于制定并公布产业调整的相关政策。《2024年版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及《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等核心文件已陆续发布并付诸实践。同时,钢铁、水泥、炼油、合成氨等产业亦发布了各自的节能降碳具体方案。这些政策的实施正促使产业向更绿色、低排放的方向稳步发展。传统行业如钢铁和水泥正积极响应政策引导,加速推进产业转型和升级,这一举措显著促进了产业结构优化及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超低排放

钢铁、水泥及焦化等行业在超低排放技术革新方面取得显著成效。截至目前,全国已有1.3亿吨粗钢产能实现了全面技术改造。累计参与改造的粗钢产能总量高达5.5亿吨。此外,3.4亿吨粗钢产能已实施关键工程改造,污染物排放量得到有效减少。相关部门发布了水泥及焦化行业超低排放标准的指导性文件和技术监测指南,这一行动促使全国超过八成的产能完成了全流程或关键环节的超低排放改造,有效改善了大气环境质量。

有机治理

2024年,相关部门对约2.35万家企业进行了细致审查。审查期间,共发现并处理了3万余个问题。截至目前,审查企业总数已超19.05万家。总计检出11.87万个问题,其中11.52万个已得到有效整改,整改比率达到了97.1%。在有机治理方面,一套较为成熟的工作体系已初步建立。该机制成功降低了挥发性有机物对大气环境的污染影响。污染水平得到了明显减少。

公转行动

“公转铁”与“公转水”项目成效显著。铁路货运量同比增长2.8%,水路货运量同比增长4.7%,有效降低了公路运输造成的污染排放。累计淘汰高排放车辆近5000万辆,改善了交通运输结构。这些措施提升了货物运输效率,同时为大气环境质量的改善提供了坚实保障。

移动监管

相关部门不断加强移动源环保监管。他们携手相关单位,对汽车检测站实施“双随机、一公开”监管策略,确保检测公正且公开。针对7家汽车制造商的13款车型,已执行排放召回,涉及车辆约28万辆,有效减少了潜在的环境污染风险。第三方机构对机动车排放检验行业进行了专项调查与整治,查处了3790家企业。此外,对155起涉嫌犯罪的事件,已启动刑事立案程序。这些措施有效遏制了虚假报告等违规行为。

李天威最新公布的研究成果展示了大气污染控制领域的重大进展,这些成就令人振奋。然而,大气治理任务依然艰巨,发展道路漫长。请问您认为在未来的治理工作中,哪项任务最为关键?欢迎在评论区发表您的观点。此外,请点赞并转发本文,共同关注并推动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