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检测标准持续提升,导致车主面临一系列新规定。特别是M站维修服务问题,成为焦点话题。这不仅关乎车主权益,还关联到检测程序的合法性,因此吸引了众多公众的目光。

车检严格传闻

史上最严车检真的来了?记者实地调查揭露真相  第1张

成都机动车检测点附近,代办年审的工作人员称今年的审查格外严格,特别是对尾气排放的检测要求极高。郑州的汽车维修人员也提到,OBD检测未通过的情况十分常见,十辆车中几乎九辆半都未能通过。这一情况反映出“史上最严车辆检测”的说法在各地广泛传播。这些说法无疑给车主们带来了不小的心理压力,他们担心自己的车辆可能无法通过审查。如此多地的传闻,是否真的意味着全国范围内的车辆检测标准已变得更加严格?

其实,这些说法有些夸大其词。从记者的实测来看,并非如此。

记者实测过程

史上最严车检真的来了?记者实地调查揭露真相  第2张

记者到达郑州一家维修站,工作人员使用“OBD”检测仪器对记者的车辆进行了检查,检测结果显示该车辆不符合检测要求。但记者随后将车辆开至郑州市内的两家检测机构进行了检测,两次“OBD”检测均表明车辆完全达标。这一情况表明维修站的检测结果存在偏差。推测维修站的检测可能是一种全面扫描,主要针对汽车维修保养,而非精确的车检评估,两者检测标准存在差异。

OBD检测相关

自2019年开始,生态环境部要求强化对车辆“OBD”系统的检测。若OBD检测未达标,车主需联系维修专家解决问题后,方能进行尾气排放检测。机动车检测站工作人员说明了小型汽修店检测与正规车检OBD检测的差异。同时,汽车维修人员强调,即便小汽修店检测到的故障码未触发警示灯,也不会妨碍尾气检测的进行。这一现象揭示了检测流程中的矛盾,并让车主对检测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专家观点阐述

史上最严车检真的来了?记者实地调查揭露真相  第3张

专家指出,在“I/M”管理制度中,强制维修主要针对排放检测未达标车辆。若OBD系统出现故障代码,车主应首先考虑消除这些代码。中国汽车维修行业协会高级顾问吴东风建议,车主应前往具备维修资质的维修点检测故障代码,若存在故障则需维修;若无问题,可能是之前未清除的代码,则可利用维修点的解码器进行清除。这一流程为车主提供了清晰的解决指导。

史上最严车检真的来了?记者实地调查揭露真相  第4张

M站维修疑问

史上最严车检真的来了?记者实地调查揭露真相  第5张

网友对两句话提出疑问,其中一句提到:“M站点无法处理的车辆,建议车主转至‘外协站’或品牌店铺进行维修。”鉴于M站点是专门负责尾气处理的指定场所,车主们对在“外协店”完成的维修是否会被认可产生了疑问。这一疑问不仅关乎M站点的权威性,还涉及到车主在维修选择上的诸多问题。

车主权益影响

该状况实际上对车主权益产生了显著影响。一方面,车辆检测的严格性使得车主在维修和检测上不得不投入更多的时间和金钱。另一方面,车主对M站及其他维修途径的不确定性,使得他们难以选择最合适且可靠的维修方案。这种状况可能导致车主在维修过程中感到困惑,并可能遭受经济损失。

您是否曾对车辆检测过程有特别的感受或疑问?请您点赞、分享,并在评论区留下您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