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1日中午12时50分,这一刻具有特殊意义。在这一时刻,00后女大学生吴莹林成功捐献了造血干细胞混悬液。她的善行迅速引发了广泛关注,成为当前的热点话题。一位年轻的大学生能够做出如此慷慨的行为,无疑令人瞩目。

吴莹林的基本情况

22岁女大学生吴莹林,为何毅然捐献216毫升造血干细胞?她的选择感动了无数人  第1张

吴莹林,一位来自义乌的00后女大学生。她在校期间,热心投身于各类社会公益活动,充分体现了新一代大学生对社会责任的担当。如此年轻便作出杰出贡献,令人深感钦佩。她的身份使其行为更易成为年轻一代的学习典范。

吴莹林在求学期间便对志愿者工作表现出极大的热情。2022年5月25日,他参与了学校青年志愿者大队的献血活动,对造血干细胞捐献的重要性有了深刻认识。自此,他留下了血样,正式成为捐献预备队伍中的一员。

捐献的过程

该过程呈现逐步深入的特点。在2023年11月,首次接到筛选回访电话时,便表达了捐赠意愿。随后,去年8月中旬的第二次初筛回访中,她再次坚定地同意了。

她在高分辨率血样采集及医院体检等环节均表现出了高度的合作态度。共计216毫升的造血干细胞混悬液,凝聚了她的关爱。她每一步的积极参与,都彰显了她对信念的执着。

22岁女大学生吴莹林,为何毅然捐献216毫升造血干细胞?她的选择感动了无数人  第2张

家人的态度

吴莹林为家中独女,方爱娟母亲的态度举足轻重。起初,由于对情况了解有限,方爱娟心生忧虑。

女儿执意要求,母亲深入调研众多信息。经过“有经验者”的指导,母亲最终决定支持女儿的决定。母亲在见证女儿捐献成功时,眼中含泪,显露出激动与自豪,这一幕也反映了家人对女儿善行的肯定。

其他志愿者的鼓励

义乌红十字志愿者队伍展现出显著的社会贡献。队长程青梅带领众多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在吴莹林前往医院采集之前,亲自前往其家中。

捐献者们以自身经历为吴莹林的母亲提供支持,帮助她安心。这一行为体现了造血干细胞捐献的连续性和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吴莹林对于受赠者的态度

吴莹林将受赠者看作是自己血脉相连的亲人。她特地撰写信件,传达出自己积极向上的心态和对对方的美好祝愿。

22岁女大学生吴莹林,为何毅然捐献216毫升造血干细胞?她的选择感动了无数人  第3张

她深刻理解了受赠者在确诊后等待移植过程中的痛苦,因此她决心伸出援手,助对方战胜病魔。这种强烈的共鸣与善意为文中所体现,读者能明显感受到。

吴莹林的自我评价

朋友们称赞她的勇气,但她却自嘲自己胆怯至极。即便是面对打针,她也难以掩饰内心的恐惧。

尽管面对受赠者的疾苦,她仍鼓足勇气完成了捐献。这一行为充分展现了她为他人着想,勇敢面对内心恐惧的崇高精神。

吴莹林的善行是否触动了你,你是否愿意效仿她,积极参与到公益活动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