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春节临近,电信诈骗的风险呈现上升趋势,提升公众的防骗和识骗能力成为当前关注的焦点问题。

讲座概况

1月16日,市图书馆成为举办《电信网络诈骗新形势及预防新举措》专题讲座的场所。市司法局与市委政法委、市公安局共同参与,这一活动凸显了各单位对反诈骗工作的重视。讲座的举办意义重大,地点选择明确,参与单位众多。

榆次区各街道居民现场参与了讲座,同时,讲座通过抖音号进行了直播,吸引了超过2000人次观看,有效地普及了反诈知识,并显著提升了活动的影响力。

春节前必看!2000人同步直播的反诈讲座,你错过了吗?  第1张

专家讲解

市公安局反诈中心民警胡辰啟受邀进行讲座。其讲解内容详尽,涵盖了电信诈骗的多种类型和新型诈骗手段。胡辰啟详细列举了10种基本电信诈骗类型和3种新型诈骗类型,这些类型包括境外高薪骗局、婚恋交友等社会热点问题,并辅以相关案例进行说明。

胡警官依据其深厚的办案经验,详细阐述了相关案例。这些案例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既具体又具有典型性。通过这些案例,群众能够更清晰地识别诈骗手段和陷阱,从而有效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防骗手段

胡警官提供了有效的防范诈骗方法。面对当前诈骗案件的高发态势,他建议实施延迟到账功能、冻结诈骗使用的网银账户等措施,这些策略具有显著的针对性。

这些方法有助于降低民众遭受财产损失的风险,实际上为公众提供了应对电信诈骗的有效工具。对于易受骗的群体来说,这些信息极具实用性。

防骗口诀

电信诈骗案件频发,加强防范至关重要。无论诈骗手段如何翻新,坚守不转账的原则即可应对各种情况。这一防骗口诀易于传唱,借助其简洁明了的特点,帮助普通民众,尤其是老年人等易受骗群体,在短时间内形成记忆。

在电信诈骗防范教育宣传活动中,该口诀形式表现出显著成效,能多次向公众强调保持谨慎转账的重要性,进而有效提升了公众的防骗警觉性。

互动答疑

讲座落幕,胡警官对现场及网络上的市民疑问逐一作出回应。此做法有效缩短了警民间的距离,同时实现了“以身边案例警示周边群众”的法律普及目的。

在参与此活动时,民众可向警官反映个人疑问或曾遭遇的疑似诈骗事件,警官的专业指导有助于增强民众的自我防护能力。

后续计划

市司法局已经制定了后续行动方案,计划持续进行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宣传教育。此举体现了政府部门的责任感和持续行动的坚定意志。

扩大宣传教育范围有助于更有效地保护民众财产安全,强化社会稳定的法律基础,这在反诈骗的持续斗争中显得尤为重要。

您是否遭遇过电信诈骗或类似诈骗的麻烦?欢迎在评论区点赞并转发本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