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民众普遍关注政务办理的效率,这一方面关系到城市竞争力的增强。值得欣喜的是,惠济区已成功实施国家及省级首批“高效办成一件事”的13项举措,这一进展无疑具有积极意义。
办理效率大幅提升
惠济区在首批13项事务处理上实现了显著进步。处理这些事务的时间从过去的192个工作日缩短至现在的76个工作日。提交的材料数量也从153份降至24份。同时,办理环节由81个精简至21个。这些数据反映了惠济区真正以民为本,在政务服务流程改革上的积极努力。以企业注册为例,过去繁琐的程序曾令许多企业主感到困扰,而现在,流程的简化大幅缩短了时间,减少了材料需求,节省了企业精力。
这些调整显著提升了企业和公众的便利性。企业办理事务的周期显著缩短,这有助于它们迅速开展业务,把握市场机遇。对公众来说,简化了繁琐的程序,使得日常事务处理更加高效便捷。
民众体验感增强
广大民众亲身经历了惠济区行政服务的显著改善。以河南安路途物流运输有限公司为例,该公司负责人在惠济区政务服务中心的“一站式”服务窗口办理运输企业注册,得到了“惠服务帮帮团”的全程协助和指导。通过河南省政务服务网相关线上平台提交申请材料,短短不到两小时内便顺利获得了开业许可证。这一案例充分展示了惠济区行政改革后服务效率的提升。
不仅这家企业,众多民众在处理相关事宜时普遍感受到办理时间缩短、所需材料减少、现场奔波次数降低。办事所需奔波次数从27次降至4次,整体办理时限减少60%以上,显著提高了民众的满意度。
制度保障
自“高效办成一件事”项目启动以来,惠济区对涉及13项事务的业务流程和实施条件进行了深入探究。该区发布的《惠济区政务服务优化与行政效率提升实施方案》对推进工作起到了关键作用。通过制度化的方式明确了各部门的职责,确保了分工的明确性和工作流程的透明度,进而汇聚了强大的工作动力。
该制度保障犹如大厦之基,稳固且牢固。各机构依照制度主动承担职责,保障政务服务各环节的高效运行。
部门协同合作
惠济区致力于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的目标,开展了众多跨部门协作。2024年,该区组织了超过10次政务部门联席会议,旨在解决包括数据共享、审批流程冗余、系统对接等在内的30多个问题。这些问题的有效解决显著提高了办理事项的审批效率。
在残疾人服务领域,通过加强残联与医疗机构的业务对接,原本分散的多次服务流程得以整合,实现了单次办理。这种跨部门紧密协作模式,有效消除了信息壁垒,为企业和公众带来了更加高效便捷的服务体验。
线上线下同步推进
目前,线上受理端运行稳定。只要材料完备且满足申报标准,群众可在线上完成所有“一件事”相关业务。同时,线下惠济区政务服务大厅也保持高效,设立了专项窗口及服务区域,严格执行“无差别一窗受理”原则,为民众提供便捷服务。
线上线下服务并行,确保无论民众偏好网络操作还是倾向于线下处理,都能获得便捷卓越的服务体验。以老年群体为例,若他们对网络操作不够熟悉,可选择前往政务服务中心的线下窗口办理相关事宜。
窗口服务优化
惠济区政务服务大厅对服务窗口进行了细致的优化调整。通过选拔高素质的工作人员,并对其进行强化业务培训。旨在确保工作人员对“一件事”业务系统操作熟练,从而能更高效地提供综合性和套餐式服务,达成“快速高效、一站式办理”的目标。
高效的窗口服务人员擅长指导公众处理业务,解决疑问,对提升政务服务效率具有显著贡献。
您是否同样希望所在区域提供如此高效的行政服务?欢迎点赞、转发,并在评论区分享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