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日,上海临港新片区成功举办了全国首次的无功需求响应活动。这一举措标志着上海在电力系统优化和电能质量提升方面迈出了关键一步。该活动针对特大型城市电力特定问题进行了有效解决,具有众多亮点,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无功需求响应的背景
特大型城市正面临电力问题的多重考验。以上海为例,其电缆化程度较高,节假日期间用户负载率较低,且电网中广泛分布电力电子设备。这些状况共同作用,显著影响了电能质量,导致电压波动等问题频发。面对这一挑战,上海电力部门承受着提升电能质量和优化电力系统的压力。为了满足城市快速发展对电力的需求,迫切需要寻找新的解决方案。在此背景下,无功需求响应作为一种可能的途径,引起了广泛关注。
响应实施过程
2024年12月30日夜晚,位于临港新片区的飞舟路上,一家企业扮演了核心角色。该公司员工进入配电室,关闭了高压侧的电抗器联络开关。数据显示,电抗器投运后,电压迅速下降并恢复至接近300伏。有员工对此表示,厂内电抗器长期未使用,此次响应试用设备不仅测试了设备性能,还获得了补贴,并提升了电能质量。此外,还有其他两家企业响应了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的邀请。这三家企业总容量达到42兆乏,在跨年无功需求响应期间,向电网注入了超过400万度的无功电量,显著提高了电能质量。
无功功率概念及关系
功率分为有功和无功两种,有功功率负责将电能转化为热能、光能、机械能等。而无功功率并不直接消耗电能,而是体现了电路中电场与磁场的转换过程,是用于建立和维持电气设备磁场的功率。无功功率的不当分布可能导致电网电压波动等风险。与有功功率主要关注能量转换不同,无功功率在保障电网稳定方面同样扮演着关键角色。在电力系统中,有功和无功功率各自承担着不同的职责,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影响着电网的整体运行状况。
无功需求响应的独特之处
传统需求响应主要针对用户侧用电负荷进行调节以平衡有功功率。然而,此次的无功需求响应与之不同。它深入挖掘了用户侧闲置的无功补偿设备潜力。在临港新片区实施期间,企业运用这些设备进行无功功率的现场补偿。此措施有效稳定了用户电压,体现了电力系统的创新与优化。与传统方法相比,这一新策略在解决无功功率分布不均问题方面展现出更高的灵活性和效率。
对临港新片区的意义
临港新片区是上海的关键区域,拥有人工智能等前沿制造业集聚。此次无功需求响应举措具有重大意义。该区域位于上海电网远东分片,由于长距离电缆输送,容易出现无功功率不足,进而引发过电压现象。如今,通过实施无功需求响应,电能质量得到显著提高,电力供应更加稳定可靠。这对依赖优质电能的先进制造业集群来说,犹如注入了一剂强心针,有助于企业实现更稳定、高效的生产运营,对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未来的规划与展望
国网上海电力制定了多项发展计划。在春节期间,将全面启动用户实际调用活动。根据电网运行的实际需求,将精确发布电抗资源调节需求。持续优化响应工作规范和用户补偿机制,旨在吸引更多用户参与,并确保各方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同时,公司还将探索不同时段和区域的实际应用,以扩大无功需求响应的影响范围。例如,将此类应用推广至更多面临类似电力问题的地区,积累更多经验数据,以持续优化上海乃至全国的电力系统。
在此,我们希望了解大家对电力系统创新优化措施的意见。期待您的评论参与,并邀请您点赞及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