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4日,甘肃省各社区文艺队伍汇聚在省广电总台1000平方米的演播厅内,进行2025年首届社区春晚的彩排。演职人员众多,场面十分引人注目。此次彩排不仅呈现了丰富的文艺节目,也彰显了社区文化的蓬勃生机。

参演规模

2025甘肃省首届社区春晚彩排现场曝光!900名演职人员齐聚,精彩节目抢先看  第1张

彩排活动在甘肃省广电总台的1000平米演播厅举行。来自全省50个社区的文艺团体共有900余名演职人员加入。这一人数规模充分反映出社区对春晚的高度关注和热情。他们从四面八方汇聚于此,既紧张又充满期待地筹备着这场独特的春晚。众多演职人员的参与也展现了社区在文化活动组织方面的积极性。以某些社区为例,为了争取节目入选,他们提前数月便开始选拔演员和排练节目。如此大规模的参与预示着春晚将呈现丰富多彩的节目,供观众揭晓。

来自不同社区的艺术工作者,尽管背景和生活方式存在差异,却因对春晚的共同期待而聚集。他们在舞台幕后交流心得,部分演员甚至讲述了有趣的故事,现场气氛活跃。通过此类艺术交流活动,社区居民间的联系得到加强。

节目安排

晚会上节目丰富多样,共分为三个主题篇章,包括《岁月回响 非遗新韵》、《科技炫彩 智慧生活》和《家国情怀 共筑梦想》,涵盖25个节目。声乐节目形式丰富,包括独唱、合唱和说唱等。其中,合唱节目展现了社区的凝聚力。表演节目各具特色,小品既深刻又充满幽默,而秦腔等戏曲节目则呈现了传统艺术的魅力。此外,还有书法、剪纸等多种传统艺术展示。变脸表演时,观众席上充满了惊叹声。

2025甘肃省首届社区春晚彩排现场曝光!900名演职人员齐聚,精彩节目抢先看  第2张

《孝暖夕阳》节目之所以触动人心,其根本原因在于它所传递的尊老爱亲的价值观深入人心。孩子们所呈现的节目洋溢着纯真与活力,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能够在舞台上自然展现自我实属难得。文艺作品通过多样的艺术手法触动观众的情感,而节目内容的多样化编排则从多个层面展现了社区文化的独特魅力。

舞台表演

演职人员舞台表现卓越。璀璨灯光与激昂音响相得益彰,营造出完美的演出氛围。各社区团队轮番登台,犹如战斗号角激昂。歌舞热情洋溢,观众随乐摇摆;朗诵深情款款,引领听众沉浸情境。幽默小品频出,笑声此起彼伏;戏曲绝活技艺高超,观众屏息以待。节目充分展现地方特色,每个动作、每句台词都与地方文化紧密相连。内容富含社区风情,凝聚了演职人员所在社区的文化艺术精华。他们通过表演传递对生活的热爱与归属感,在舞台上展示自我,提升个人价值。

现场氛围

2025甘肃省首届社区春晚彩排现场曝光!900名演职人员齐聚,精彩节目抢先看  第3张

彩排期间,气氛始终积极和谐。演职人员相互支持,共同进步。遇到演员跌倒等突发情况,其他演员会迅速上前搀扶并表达关心。他们的汗水是辛勤排练的见证,笑容则源于对艺术的热爱。这种氛围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这份祥和是由大家共同努力营造的。在团队间,互帮互助体现在交换服装、道具等细节之中。积极向上的态度让即便压力重重的彩排也充满活力,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此处,情绪仿佛具有传染性,满溢着乐观和对艺术的执着。

大众评价

市民得知春晚彩排消息后,态度普遍积极。他们普遍表达出强烈的期待和赞赏之情。这被视为他们自己的舞台。部分市民,尤其是有才艺的人,渴望能在此舞台上展示自己,对他们而言,这里是一个分享快乐的空间。不同年龄段的市民对此反应一致,年轻人期望春晚融入新元素,而老年人则希望传统艺术得以传承。大家普遍认为,春晚是社区文化展示的窗口。社区文化通过春晚的传播,在大众中引发了广泛的共鸣。这也是春晚能够深入人心的重要因素。

承办与指导

本次活动的指导单位为全国丝路文化研学旅行产教融合发展中心和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而甘肃省社区科普研究会颐圣公社智慧康养社区服务中心则负责承办。这些指导单位在活动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对节目内容的文化与科技融合提出宝贵意见。承办方在后勤保障和节目组织等方面表现出色,确保了活动的顺利进行。这种组织结构对于春晚的成功至关重要。他们的辛勤工作让演职人员得以专注表演,促进了社区文化的多元融合。我们不禁思考,这种多方合作模式是否能在未来的社区文化活动中得到更广泛的运用?欢迎各位参与讨论并点赞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