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场中,孕期女职工的权益保护问题备受瞩目。她们理应得到特别关照,但现实中却常遭遇不公平待遇。以陈女士为例,她因单位侵权行为而不得不寻求法律途径,其维权之路充满曲折。
入职新公司工作努力
2022年9月,陈女士在上海一家智能科技公司开始了她的行政人事专员职业生涯。她对工作充满热情,尽职尽责。在岗位工作中,她全力以赴处理行政及人事事务,无论是招聘新员工还是日常办公管理,都表现出极高的敬业精神,赢得了同事们的赞誉,并出色地完成了公司交付的任务。这标志着她职业生涯的新篇章,她满怀期待,希望在岗位上有所作为,拥有光明的职业发展。但出乎意料的是,随着她怀孕,情况发生了转变。
企业应当重视并维护诸如陈女士这类辛勤工作的员工权益,尤其在她怀孕这一特殊阶段。然而,某些企业却展现出令人遗憾的举动,这不仅对员工权益构成不公平对待,同时也反映出对劳动法规的不尊重。
孕期被解绩效工资被拒
2023年10月,陈女士在孕期不幸遭遇重大变故。其工作单位向她发放了解除劳动关系的书面通知,并明确告知将拒绝支付其绩效薪酬。这一消息对即将为人母且一直勤恳工作的陈女士来说,如同晴天霹雳。她不仅要面对失业和失去应得收入的困境,而且作为孕妇,在如此情况下承受的压力更为巨大。
孕妇在孕期生理和心理上本就较为敏感且易受伤害。针对该单位的行为,从道德和法律角度分析,其合理性存疑。对于陈女士来说,她将如何应对这一局面?
寻求仲裁开启维权
2023年11月,陈女士身处绝境,并未放弃,果断向嘉定区劳动仲裁委员会提出仲裁申请,旨在索要绩效工资并恢复与单位的劳动关系。然而,面对开庭这一环节,她感到极为繁琐和忧虑。正当她为开庭问题一筹莫展之际,通过互联网了解到法律援助的可能性。带着试一试的心态,她踏入了嘉定区法律援助中心。
众多如陈女士般的普通劳动者,若遭遇不公待遇,法律援助可能成为他们唯一的救赎。在遭遇企业侵权行为时,他们常感无助,不知如何自处,此时,法律援助显得尤为关键。
法律援助首次介入
嘉定区法律援助中心得知陈女士为外来务工人员,其要求支付劳动报酬的请求。根据相关规定,陈女士符合无需核实经济困难条件的要求。中心随即启动“绿色通道”,现场接受其申请,并决定提供法律援助。同时,指派上海问学律师事务所的才浩律师负责此案。才律师接受任务后,立即与陈女士取得联系,深入了解案情。他细致收集各类证据,并对仲裁风险进行审慎评估,为庭审做好了充分准备。
这一系列举措犹如一场捍卫正义的接力,每一步的顺畅进行都构成了保障陈女士权益的关键环节。法律援助机构的迅速响应以及律师们的专业高效,为我们展现了他们的能力。
仲裁成功权益得保
2024年1月,嘉定区劳动仲裁委员会下达了裁决,要求单位全额支付陈女士所欠的绩效工资9000元,并确保其劳动关系得以按时恢复。此裁决迅速保障了陈女士孕期内的合法权益,帮助她克服了维权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障碍。然而,与此同时,新的劳动争议已悄然出现。
这场胜利虽为暂时,却暴露了职场中孕妇权益保护问题的复杂性与多变性。职工在确保自身合法权益不受侵犯后,如何避免企业再度侵犯其权益,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再次遇困重新求援
2024年6月,陈女士产假结束重返职场,却面临难题。公司未能依约为其指定具体职务,且其基本工资及绩效奖金均未全额支付。至同年10月,陈女士在无奈之下,再度前往嘉定区法律援助中心寻求支持。中心工作人员了解情况后,依流程优先处理、审批其求助。根据陈女士的意愿,中心指派了才律师负责此案。
企业的行为严重违反了劳动合同的相关规定,同时忽略了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对于劳动者来说,面对这种持续不改的企业,他们又该如何应对?
调解成功顺利获赔
才律师在接到新任务后,立即与陈女士取得联系。陈女士表达了自己的意愿,即在劳动关系恢复后,单位仍试图促使她主动辞职,且领导态度不佳,她不愿重返原单位。她期望一次性解决所有纠纷。明确诉求后,才律师主动与单位进行沟通,寻求通过调解途径解决问题。2024年11月,在嘉定区劳动仲裁委员会的介入和才律师的持续努力下,双方最终达成了调解协议。单位一次性支付了工资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金,共计49200元,并当场履行了协议。陈女士成功获得了全部款项。
调解纠纷的途径通常效果显著且双方都能获益,然而,此类成果往往依赖于如才律师等专业人士的辛勤付出和不懈努力。
送来锦旗点赞法律援助
2024年12月,陈女士满怀谢意,特别赠送了一面绣有“法律援助助力,为民维权温暖人心”字样的锦旗。该锦旗既是对嘉定区法律援助中心及援助律师工作的感激之情的表达,也彰显了受援者对他们工作的极大肯定。受援者的满意度是评价法律援助案件质量的关键因素,这种认可极大地鼓舞了他们,促使他们不断提高服务水平,持续为民众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传递司法温情。
读者们不妨考虑,若遭遇类似劳动争议,应如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发表见解。若您认为本文颇具价值,不妨给予点赞及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