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市医疗领域正经历变革,患者普遍反映的重复检查问题备受关注。为此,遵义市正积极采取措施,依托区域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构建了检验检查结果共享互认系统,这一举措显著提升了民生医疗服务水平。
搭建互认系统的背景
长期以来,患者在跨院就诊时,常遭遇重复的医学检验。前院检查结果常遭后院医院否认。如患者奔波于县市级医院,身体本已不适,还需耗时耗资进行复检,这无疑加剧了就医困扰和财务压力。此状况亟需改善,亦推动了遵义市相关部门的改革尝试。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有效破解此问题,遵义市积极规划,最终形成了全市范围内的医学检验检查结果共享互认体系。
在此情境下,多家医院得以携手合作,实现检验检查结果的共享与互认。此举不仅标志着医疗服务模式的革新,同时也充分体现了对病人需求的主动满足。
互认系统的覆盖范围
遵义市在医疗资源整合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市47家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已实现检验检查结果的全覆盖互认。这一举措确保了患者在跨院就医时无需重复检查。该政策覆盖了二级与三级医院之间、三级医院内部、二级与三级医院之间,以及城市医疗集团和县域医共体内部。这一广泛覆盖使得更多患者受益,消除了患者对县级医院检查结果在市级医院无效的顾虑。众多医院的联合参与构建了一个庞大的医疗资源共享网络,极大地方便了患者。
在这些医疗机构中,不同级别的检查结果得以相互认可,这一举措增强了医疗体系的整体协作与流程一致性,从而促进了医疗服务质量的稳步提高。
互认项目的类别
遵义市确定了实施结果互认的若干项目。其中,医学检验涵盖血液、尿液、体液及肝肾功能等15个类别,共计43项;医学影像检查则包括DR、CT、磁共振等12个类别,共计391项。这些项目均以结果稳定性和高费用为特点,其选取具有明确针对性。根据实际检查情况,这些项目在患者中的使用频率较高,如血液和CT检查等。若每次就诊需重新进行这些检查,将导致资源的大量浪费。因此,确定这些互认项目,有助于避免重复检查,提升医疗资源的有效使用。
各年龄段患者在进行相关检查项目时,若满足互认要求,均可享受该便利措施。此举对于提升整体诊疗效率具有显著价值。
患者的实际受益
患者能切实感受到互认系统带来的便利。以53岁的赵阿姨为例,她患有胃溃疡,曾在县级医院接受了包括胃镜、B超、凝血功能等在内的多项检查。复诊于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时,医生直接认可了之前的检查结果,避免了重复检查。这不仅为赵阿姨节省了医疗费用,还简化了就医流程。像赵阿姨这样的病例并不罕见。该互认系统从根本上提升了患者的就医体验,降低了他们的时间和经济负担,使患者能更轻松地完成治疗,并在身心上得到缓解。
众多患者反映,以往对重复检查的担忧现已消除,因此他们就医时的顾虑显著减少,对医疗机构的信任感显著增强。
医生操作流程
医生在使用工作站系统进行检验检查申请时,系统会依据申请项目自动提示,指出患者存在可查阅的互认报告。这一智能化功能为医生带来了便利。然而,若医生认为有必要进行复查,便需在系统中填写相应理由。此规定既确保了互认系统的顺畅运作,同时也尊重了医生根据患者具体状况作出判断的权利。比如,尽管某些患者之前已有检查结果,但病情可能已发生变化,医生进行复查是为了确保诊断的准确性。该操作流程既规范又灵活,既维护了医疗的严谨性,也保护了患者的权益。
医生在遵循互认系统原则的同时,需综合运用专业判断。同时,该操作流程持续改进,旨在应对医疗需求的持续演变。
已取得的经济成果
数据显示,该互认系统成效显著。自今年起,全市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共互认医学检查检验结果43.06万次,为患者节省医疗开支约415.35万元。其中,医学检验项目节省178.7万元,占43.02%;医学检查项目节省236.66万元,占56.98%。这些数据明确表明互认系统在减轻民众医疗负担方面的显著贡献。随着系统的持续优化,预期未来将带来更显著的效益。
节省这些费用,对个人和家庭具有深远影响;同时,它也对社会医疗资源的合理分配产生了正面效应。
在就医体验中,读者们是否曾遭遇过多次检查的困扰?我们期待您对这篇文章给予点赞与转发,同时,我们也热切欢迎您在评论区分享您的就医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