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6日,沧州青年靳文龙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实施了一项引人注目的善举。他成功提取了208毫升的造血干细胞混悬液,用于救助一名素未谋面的陌生人。这一充满爱心的行为传递了温暖。
小伙基本情况
靳文龙,泊头籍,现年24岁,于山东济南就业。自18岁起,他便持之以恒地参与无偿献血活动。这一行为充分体现了他富有爱心、乐于助人的品质。多年来,他投身公益事业,以实际行动彰显了年轻一代的社会责任感,并始终坚守着公益的信念。
加入中华骨髓库
2021年7月标志着转折。靳文龙在献血过程中,了解到造血干细胞对血液病患者的重要性,便毫不犹豫地留下了血样,并加入了中华骨髓库。这一行为反映了他对生命的尊重以及对救助他人生命的迫切愿望。在此过程中,他并未过多考虑个人利益,全心全意致力于为患者带来生存的希望。
配型成功
2023年10月初,省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告知,靳文龙与一名血液病患者匹配成功。面对捐献询问,靳文龙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家人也给予了他坚定的支持。这一行为反映出靳文龙的善举非一时兴起,他周围的亲人同样具备善良与同理心。家人的支持成为他完成捐献的关键动力。
捐献准备
靳文龙在等待过程中倾注了大量心力。他摒弃了饮酒习惯,并实行了低脂饮食,旨在确保身体状况处于最佳。在高分辨率检测、体检及注射动员剂等环节,他均全力配合,态度积极。经过两个月的精心准备,12月11日,靳文龙特地请假从济南返回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开始了为期四天的动员剂注射疗程。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确保能够顺利完成捐献。
成功捐献
12月16日清晨,靳文龙在医院采集室内卧于采集床上,历经超过四个小时的采集过程,最终顺利完成捐献,成为沧州市第55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208毫升的“生命种子”随即被迅速送往患者所在的医院,这一行动无疑将为患者延续生命。靳文龙的成功捐献,不仅是一份细胞采集,更是一场生命的传递,为远在异地的等待救治者带来了希望。
爱心的交流
患者以手写感谢信的方式,向靳文龙表达了他深深的感激。信中提到:“是您给了我重生的机会,您的恩惠,我们全家都铭记在心。”这些简短的话语,充满了真挚的情感。靳文龙同样给予了鼓励:“勇敢面对,希望你能早日康复。”这一互动,展现了爱心在两人之间的传递和融合,充满了人性的温暖与善良。
这些感人的爱心故事令人动容。或许,通过广泛宣传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实例,能够激励更多人投身这一善举。我们期待读者们为这个故事点赞并转发,同时欢迎各位踊跃发表个人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