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时不打烊!金水区爱心驿站,刷脸就能享受温暖歇脚  第1张

自11月份起,金水区总工会、金水区城市管理局及街道办事处联合设立的8座全天候“在线”爱心驿站已面向户外工作者开放。劳动者仅需刷脸即可进入休息。此举显著提升了户外工作者的便利性。同时,这些驿站运作模式及其产生的正面效应亦引起了广泛关注。

爱心驿站的进入方式

自11月份起,金水区内的8座爱心驿站引入了新的通行机制。户外工作者在完成首次扫码登记后,便可通过刷脸快速进入。以12月9日凌晨为例,位于紫荆山地铁站门口的24小时爱心驿站,外卖员李师傅便是利用这一方式进入的。这种便捷高效的通行方式显著减少了户外工作者休息时的等待时间。这种创新通行机制背后的技术支持是先进的人脸识别技术,它确保了仅限于已登记的户外工作者能够进入驿站享受服务。

金水区的爱心驿站遍布各区。例如,在经三路上便设有此类驿站。无论外卖员还是环卫工,皆可通过刷脸轻松进入休息。此举对户外工作者极为便利。此举亦展现了管理部门对户外工作者的深切关怀,并将现代技术巧妙融入服务民众的实践。

驿站内的感应装置

驿站内部设有智能化设施。驿站内的照明灯具采用感应式设计。行人进入时,灯具自动开启,无需人工操作,极大地方便了户外工作者。感应装置的使用,减少了户外工作者寻找开关的时间,同时防止了因人多而忘记关灯导致的能源浪费。

驿站内设有安全预警装置。遇火灾、室内跌倒或不当用电等紧急情况,管理员手机会即时收到后台大屏发出的预警信息。此举体现了驿站对安全的重视态度。以火灾为例,管理员能迅速接收到预警,并迅速采取应对措施。这些预警设备有效保障了在驿站休息的户外工作者及驿站自身的安全。

驿站在地图上的显示

目前,这8座“爱心驿站”均已加入“高德地图”APP的“户外劳动者驿站”功能。户外工作者可利用手机上的“高德地图”APP,在“户外劳动者驿站”板块查看驿站的具体位置,并直接进行导航。此举使驿站位置信息更为清晰,便于不熟悉位置的户外工作者快速找到驿站,以休息和补给。无论金水区何处,只要在高德地图上输入驿站查询,即可在最短时间内找到最近的驿站,显著提升了爱心驿站的使用效率。

驿站中的实际场景

12月9日凌晨,金水区紫荆山地铁站旁的爱心驿站呈现温馨场景。送餐员李师傅正悠闲地坐在躺椅上,与同伴享用热腾腾的早餐。此举表明,爱心驿站即使在深夜也向户外工作者提供了舒适的歇脚地。到了上午10点,金水区经三路上的爱心驿站迎来了一群环卫工人,其中张阿姨及其同伴在此短暂休憩。驿站内不同时间段的访客各不相同,但都享受到了片刻的宁静与放松。

15时,外卖员马师傅结束午餐后的送餐高峰,踏入经三路农业路驿站。他熟练地走向饮水机,接满热水,随后坐下休息等待订单。驿站内,几位环卫工人正边喝热水边闲谈。这些画面充分展示了爱心驿站作为户外工作者们的温馨避风港,让他们无论何时都能在此处得到身心的放松和能量的补给。

爱心驿站的意义与价值

爱心驿站所提供的服务,不仅温暖人心,更彰显了对户外工作者的尊重与敬意。这一举措,由金水区总工会、城管局及街道办事处共同发起,体现了对户外劳动者辛勤付出的认可与关爱。他们,如环卫工人每日清扫街道,外卖骑手风雨无阻送餐,爱心驿站为他们提供了歇脚之地。这种尊重与归属感,难以用金钱衡量,有助于提升户外劳动者在城市中的幸福感。

金水区展现了改善民生的积极立场,这体现了基层构建和谐社会的努力。一个微不足道的驿站,为众多户外工作者带来了深切关怀,同时也反映了城市文明水平,彰显了城市对人文关怀的重视。

郑州的爱心驿站建设规划

郑州全市范围内,冬季来临之际,已设立191个户外劳动者“爱心驿站”,为外卖员、网约车司机、环卫工等户外工作者提供服务。相关部门亦对驿站进行了服务升级。郑州市城管局计划加速推进城市驿站建设,并统一驿站形象标识。此举旨在提高驿站管理水平,便于公众识别。此外,还将实施“夏季送清凉”“冬季送温暖”等专项活动。这些措施旨在缩短服务距离,增强户外工作者及民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巩固郑州城市驿站的品牌形象。

观察至此,我们不禁思考,这些爱心站点对于提高户外工作者生活满意度起到了怎样的积极作用?若此等温馨行动同样触动你的心弦,不妨为这篇文章点赞并予以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