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13号线座椅加热大升级!一个小风扇竟让乘客投诉量下降近8成,背后秘密揭晓  第1张

创新举措显著改善了地铁乘车体验,以北京地铁13号线车厢电热设备的升级改造为例。该改造成效显著,显著减少了乘客的投诉数量。

地铁职工创新成果展出

北京地铁公司第二届职工自主创新成果及青年创新创意大赛成果展在八通线土桥车辆段举行。展览于昨日开幕,展示了众多职工的创新成果。职工们充分发挥了创造力,其中不少成果已获得专利,并已应用于实际工作中。这些成果体现了职工的智慧,也展现了地铁运营的积极变革态度。所有成果均针对地铁运营的实际需求,有效提升了服务质量。

13号线电热设备问题

13号线地铁属于地面线路,在冬季依靠座椅下方安装的电加热管进行供暖。在低温天气中,车厢温度控制问题日益明显。部分乘客反映座椅过热,而另一部分乘客则表示车厢内温度偏低。这表明电加热设备的温度调节存在缺陷,不仅影响了乘客的乘坐感受,也对地铁服务的质量提出了考验。该问题亟需解决,否则将持续影响广大乘客的日常出行舒适度。

电热设备改造方案

北京地铁运营三分公司李悦创新工作室对13号线电热设备问题提出了解决策略。他们借鉴“小太阳”取暖器的设计,为现有的电加热管式电热器增设了一款类似“小风扇”的部件,将其升级为强制通风型电热器,并提升了电热器的输出功率。这一改进在安装和控制方式上未做改变,却显著提升了车厢内的温度。经过反复测试,结果显示,车厢冬季温度可提升5至7℃。

改造后的显著成效

13号线电热设备改造成效显著。56组车辆已全部完成改造。乘坐体验方面,新电热器升温迅速,出风面积扩大,面板加热均匀,确保座椅温度适宜,避免过冷或过热。数据显示,今冬13号线车厢温度投诉量较去年同期减少79%。这一降幅充分证明了改造的成效,同时也彰显了技术创新在提升地铁服务质量中的重要作用。

其他贴近需求的发明

本次成果展示中,13号线车厢的电热设备改造成效显著。同时,众多贴近地铁日常运营的创新成果亦亮相。以北京地铁建维公司土建设施维护七中心的员工为例,他们改进了日常使用的铁锹,使其在清理排水槽杂物时更加便捷。过去,维保工作通常使用23厘米宽的方锹,但高架车站的天桥排水沟较窄,普通方锹难以彻底清除积尘。员工们通过裁剪方锹前端并加装固定槽,使得铁锹宽度可调节,只需拧螺丝即可,便于清理积尘杂物。目前,这种改进后的铁锹已应用于房山线高架车站的排水沟清理工作中。

地铁创新的意义

地铁职工的创新成果具有重大影响。首先,这些发明显著提高了地铁运营的服务水平,以13号线为例,乘客满意度及投诉数据均有显著提升。其次,这些成果体现了职工的创新精神,他们在日常工作中不断思考并寻求改进方案。您认为是否应该更多举办此类创新成果展示活动?同时,欢迎您点赞并分享这篇文章,以吸引更多人关注地铁的这些积极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