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金川镍钴选矿厂发布喜讯:经过两年的技术攻坚,该厂自主研发的尾矿库中心自动调节水系统已顺利投入使用。该技术成果有效解决了库中心动力电源不足、无法自动抽水和自主控制的问题,同时也是我国有色金属行业在平地型尾矿库自动回水领域取得的重大突破。平地型尾矿库远程回水一直是行业难题,以金川镍钴选矿厂为例,其四周放矿导致中心水塔周围形成1公里汇水区,水深超过3米。
过往回水作业困难重重
过去,工作人员进入中心水塔主要依赖自制的浮船。尤其在冬季结冰期间,回水作业受到很大影响,需依据天气情况。每年成功进入中心水塔封堵排水孔进行回水作业的次数极为有限。那时,作业人员需在极端气候下,人工进入尾矿库排水井,工作条件艰苦,效率低下,风险较高。
金川镍钴选矿厂持续寻求解决方案,原因是回水作业状况对选矿厂整体运营造成显著影响。若不予以解决,将导致成本上升等问题接踵而至。
创新攻关思路
科研团队在选矿厂经过周密考虑,摒弃传统思维,采用“从更广阔视角审视选矿”的创新方法,在众多技术领域中探索解决方案。他们勇于采纳海上光伏发电、浮桥等领域的先进技术。为保障电力供应的稳定性,实施了利用自然绿色能源的独立光伏发电系统,有效解决了库区中心的供电难题。
跨行业技术借鉴并非易途,科研团队需拥有深厚的知识积累与独特的创新观念。历经无数试验与失败,他们反复摸索,最终成功确定了适用于尾矿库的供电模式。
电动阀门与5G信号传输技术的应用
供电问题解决后,团队巧妙地采用了电动阀门来操控虹吸管的排水。此技术有效调节了水流输出量,显著提高了系统的控水精确度。此外,他们还引入了点对点的5G信号传输技术,显著提升了信号的稳定性和传输速度。
这些技术的融合显著提升了尾矿库操作的自动化水平。比如,信号的实时传输使得工作人员能迅速了解设备运行情况,即便身处远处,也能迅速作出应对。
远程控制带来的巨大便利
目前,工作人员在主控室内即可对位于2公里之外的尾矿库排水井的排水量进行实时调节与操控。这一变革彻底摒弃了以往需人工至尾矿库排水井进行作业的模式。过去的人工操作不仅受限于环境因素,且潜藏诸多安全风险,而新技术的应用则使得工人们得以远离危险的工作环境。
日常对尾矿库的运营维护工作变得更为便捷高效。相关人员无需再为天气变化可能干扰回水作业等状况而忧虑,现在他们能更合理地规划工作安排。
以科技创新带动全面创新
金川镍钴选矿厂近年来坚定地将科技创新视为推动发展的关键。该厂致力于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不断推进科技计划的深入实施。例如,“降低镁含量、提升铜含量、保障镍产量、扩大贵金属回收、提高生产效率”等科技攻关项目正持续进行。借助这些技术创新项目,选矿厂已实现了多项原始性创新成果的突破。
累计取得346项专利授权,其中发明类专利达24项。这些成就展现了选矿厂在科技发展领域的持续进步,并为行业贡献了丰富的经验和有益的参考。
持续科技创新的决心
金川镍钴选矿厂不满足现状。他们坚持科技创新,以提升效益为突破重点,持续努力。该厂采取“自主为主、借智助力”的策略,积极寻求技术突破。他们勇于拓展认知边界,探索新的技术难题。科技创新被视为塑造发展新动力的关键,只有持续创新,才能保持行业领先。
读者朋友们,关于金川镍钴选矿厂的技术创新,其在整个有色金属领域内是否能够得到普及应用?我们期待您的热情讨论、点赞以及分享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