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湖南省龙山县在马铃薯产量测定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其成绩斐然。这一成就得益于“三一”工程,该项目的实施效果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
测产现场情况
5月19日,湖南省州农技专家团队抵达龙山县核心示范区石羔街道甘比社区,对“兴佳2号”马铃薯品种进行了实地随机抽样测产。他们运用了三点取样法,随机选取了三个样本点,随后展开了挖掘、称重、装袋和去杂质的操作,整个过程严格遵守规范,计算细致入微。专家们对测产工作态度严谨,对每一个环节都精益求精,以确保获得最精确的数据。
产量显著达标
经过严格测产和精确核算,该区域鲜薯的平均亩产量达到了3366.04公斤,换算成原粮的亩产量为673.2公斤。这一产量结果超出了“‘三一’工程”的预期目标。数据明确显示,本次马铃薯产量的提升效果显著,为当地粮食生产设定了新的标准,“三一”工程的实施效果得到了充分体现。
栽培技术亮点
该示范基地引入了多种环保的栽培方法,包括土壤检测后的精准施肥、深挖高堆的双行种植、地膜覆盖以及减少化肥和农药使用量、增加有机肥的使用等,每亩地种植了5500株马铃薯。基地选择了无病毒的种薯,采用了高堆双行种植和地膜覆盖的种植方式,并实施了科学的栽培管理。这些技术不仅先进且实用,有效提升了土地的利用率,为马铃薯的生长营造了优越的条件,确保了马铃薯能够获得足够的养分和生长空间。
专家高度认可
湘西州植物保护种子工作站负责人、以及“三一”工程龙山核心示范区测产验收团队组长秦小晖指出,马铃薯的产量达到了3366公斤,换算成原粮则是673公斤,显示出显著的丰收成果。观察现场情况,今年马铃薯的生长状况良好,同时运用绿色防控技术来防治病虫害的效果也十分显著。专家团队普遍赞同龙山县“三一”工程马铃薯示范基地所实行的策略,对这些策略在提高产量及确保产品质量方面发挥的核心影响给予了高度评价。
农民收获收益
绿色、高产、优质的马铃薯品种,为农户们带来了可观的收入。在甘比社区的马铃薯种植基地,每年能够促进社区以及周边村寨的50余位村民实现稳定就业和收入增长。项目的主要承办者,种粮大户曾凡祥,在感慨中提及:“‘三一’工程项目首先进行马铃薯的采挖,经过此次产量测定,每亩地的纯收益大约在4000元左右。”采挖作业完成后,立即着手进行中稻的插秧工作;采用“马铃薯与中稻相结合”的生产模式;今年实现每亩粮食产量超过1200公斤的目标,这一愿景已变得切实可行;农户们通过参与此项目,确实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收益。
项目意义重大
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开展的“三一”工程示范基地,源于袁隆平院士提出的“三分地养活一个人”的粮食高产绿色优质科技创新工程项目。该基地位于龙山县,由龙山县农业农村局负责具体实施。基地致力于超级杂交稻和马铃薯的绿色、高效、高质栽培,并采用了“超级杂交稻 + 马铃薯”的轮作模式。同时,实施集成种薯病害防治措施、以生物农药部分替换化学农药、有机肥部分替换复合肥、增加控氮肥施用量并提升钾肥使用等关键策略,确保了减(化)肥减药而产量不降。这一举措不仅确保了粮食产量,也对生态环境保护产生了积极影响。对于这样的成果,大家是否认为在未来的其他地区推广会面临较大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