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庆祝国际志愿者日39周年的特殊时刻,中华志愿者协会在成都彭州市组织了一系列关键活动。会上,协会成功举办了2025年志愿服务公益项目的推广活动,同时签署了新时代志愿服务试验区共建的协议。这些举措显著提升了公众对志愿服务领域的关注度。

揭秘新时代志愿服务试验区:彭州模式如何引领未来公益新风向?  第1张

签约共建新时代志愿服务试验区

12月5日,成都彭州市见证了这一历史性的时刻。中华志愿者协会与该市达成了一项协议。彭州市的领导们强调,协议中明确提出了设立“中华志愿者协会彭州市试验区志愿服务总队”的要点。这一决定标志着试验区建设正式拉开序幕。在此框架下,双方计划依托当地慈善机构建立“志愿服务专项基金”,以确保试验区志愿服务的资金支持稳定可靠。

试验区旨在实施一种全新的管理模式,旨在提高资源整合的效率。该模式将依据彭州的实际情况实施,致力于打造一个更为完善的志愿服务架构。

协会推介高质量志愿服务公益项目

宋志强担任中华志愿者协会会长,并参与了本次活动。他指出,志愿服务应与具体项目紧密对接。协会已向公众推广了多个公益项目,涵盖消费助农、专家义诊等多个领域。消费助农项目助力农村经济发展,专家义诊有助于提升民众健康水平,此外,爱心捐赠等项目亦将对社会产生正面效应。

该项目从多角度出发,力求推动乡村的振兴,并满足公众的多样化需求。参与其中,志愿者们得以充分体现其担当与执行力,进而显著增强公众的满意度与幸福感。

彭州特色志愿服务品牌助力发展

该服务领域已树立起独树一帜的品牌形象。特别是“信任互助社”,已成为彭州地区的一个鲜明标识。该社在志愿服务领域表现出色,荣登成都市智慧社区首批5个示范应用场景名单,并荣获2023年全国社会治理创新案例奖项。通过“信义贝”激励机制,该社使参与志愿服务的民众得以用积分兑换220余项商品或服务,此举显著提高了商家及居民参与活动的热情。

自2022年起,彭州市“信任互助社”的覆盖范围已达到全市202个社区。该措施显著促进了志愿服务活动的广泛开展。截至目前,已举办超过2万场志愿服务活动,受益居民超过30万人。

多种志愿服务特色场景应运而生

揭秘新时代志愿服务试验区:彭州模式如何引领未来公益新风向?  第2张

彭州市构建了多样化的志愿服务场所,包括货车司机的舒适住所和彭州的蔬心驿站。这些场所有效地营造了彭州浓厚的志愿服务氛围。此外,彭州还设立了专门的场地和平台,吸引了众多人士投身志愿服务。这一举措彰显了彭州在新时代探索志愿服务创新途径中的关键地位。

彭州市致力于满足不同社会群体的特定需求,对志愿服务的适用性进行了深入研究。该市所推行的特色服务模式,有效地满足了货车司机、蔬菜种植者等群体的实际需求,并确保了志愿服务在城市中的全面覆盖。

彭州市志愿服务队伍与志愿者人数壮大

彭州市在推动下,志愿服务队伍规模及志愿者人数均有显著提升。至今,该市已建立超1100支志愿服务队伍,志愿者注册人数达15.07万,占常住人口比例19.3%。这些志愿者构成彭州市志愿服务事业的核心力量。

彭州市居民踊跃参与各类志愿服务,包括“暖心助考·彭派护航”等项目,这些项目累计成功举办超过五万场。活动惠及两百万人次以上的群众。这一举措显著扩大了彭州市志愿服务的辐射范围,同时增强了其社会效应。

新时代志愿服务试验区展望

中华志愿者协会与彭州市共同建设的试验区受到广泛关注。此试验区能否推出创新的志愿服务模式与机制,引发了公众的深入探讨。其是否能成为全国志愿服务的示范区域,目前尚在观察之中。双方持续的紧密合作与探索,有望为社会带来明确的结果。

您如何评价该实验区在新时代背景下的志愿服务发展潜力?我们热切希望众多读者能加入讨论,并对本文内容表示支持与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