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日,长沙市启动了4号线北延段的建设工作。该项目的实施将对望城区和长沙市交通布局带来显著变化。公众普遍期待它能显著提升出行便利性,并创造更多发展机会。
工程概况
2028年底,4号线北延工程预计竣工。该线路北端起点为望城区白马巷站,向南延伸,途径雷锋大道和金星北路,最终抵达罐子岭站。线路总长度约为14.88公里。各站点间平均距离为1.5公里,其中吴家冲路站至星月北路站区间拥有最大间距2.36公里,而白马巷站至连江路站区间则保持最小间距0.9公里。
该工程使用了由6节编组构成的B型车辆,其设计时速可达80公里,这样的配置能够有效满足沿线居民的出行需求。
施工难点
该工程遭遇重重挑战。需在现有铁路下方和规划中的高铁上方穿越,同时在运营中的地铁线路旁侧施工,且穿越水域距离较长,沿线管线密集。地质条件亦极为复杂。以星月北路站至罐子岭站区间为例,需穿越石长铁路路基段、渝长厦高铁规划中的高架段等,结构设计复杂,对沉降变形的控制要求极高,安全风险等级亦较高。
重要意义
长沙市正推进一项关键轨道交通基础设施工程。该工程连接望城老城区,强化了望城区与河西、河东主要城区之间的联系,并促进了城市融合进程。一旦与4号线一期工程实现连通并投入运营,沿线居民将能便捷地进入主城区。此外,“半小时地铁生活圈”的覆盖范围也将随之拓展。
该工程将穿越众多关键功能区和交通枢纽,包括滨江新城等地,构建起主城区的主要地铁线路网络,从而在总体上增强长沙的城市交通效能。
站点布局
片区内设立了星月北路、吴家冲、金星路东延线等三个站点。这些站点布局得当,项目完成后,将对区域发展产生显著推动。便捷的轨道交通将促进资源与人员的流动,提高效率,并对周边商业和住宅等领域产生积极影响。
轨道交通现状
2019年5月,4号线一期工程正式投入运营,其线路从罐子岭站延伸至杜家坪站。长沙轨道交通网络已构建成“米”字形主骨架和双“十”字扩展的布局,标志着网络化运营时代的到来,实现了主城区“六区一县”的地铁全面覆盖。截至目前,已建成7条主线和3条延长线,同时有2条主线和4条延长线正在建设中,总长度达到94公里。
未来展望
四号线北延工程与一期工程实现全线通车,沿线居民出行条件将显著提升,实现各功能区的便捷往来。此举将增强望城区的吸引力,促进沿线地区经济和城市建设的发展。预计未来将有更多居民因地铁的便利性而选择在沿线居住。
在4号线北延工程的施工阶段,有哪些安全防护措施是至关重要的?本文内容丰富,敬请点赞与转发。同时,我们热切期待您的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