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8日,广州迎来了一场跨区域的文化产业与人才交流盛会。尽管常州与广州相距遥远,但双方在文化产业和人才交流领域展开了紧密合作。这一合作亮点鲜明,具有重大意义,不仅有助于资源共享,还为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增添了新动力。

两地合作背景

常州位于长三角地区,与广州这座珠三角核心城市,在经济发展等多个领域均展现出独特的优势。两大经济发达区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具有重大的战略价值。长三角区域的一体化发展进程和珠三角的持续繁荣,共同为“两州”间的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宏观基础。在当前社会,各地纷纷尝试探索跨区域合作的新模式,以应对日益增长的发展需求。常州积极寻求文化产业等领域的对外交流机会。而广州,作为一座国际化大都市,也在不懈寻找新的合作机会,以丰富自身的产业布局。

从长三角到珠三角:常州与广州千里携手,共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第1张

我国文化产业近年在全国范围内迅猛发展。各地间紧密合作,有效融合了各自资源优势,实现了互补。具体来看,常州与广州在文化基础和产业布局上存在显著差异,这些差异为双方合作提供了广阔空间。

常州文化底蕴与产业发展

常州承载着丰富的文化积淀,这为其文化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自多时以来,常州不断探索适合自身的发展路径,积极推行“文化+”战略,成效显著。截至目前,已建成两家国家级文化产业园区,这一数量充分体现了常州在文化产业聚集发展方面的强劲实力。此外,拥有超过三万家的文化法人机构。2023年,常州市文化产业对GDP的贡献率达到了5.8%,连续十年稳居江苏省前三,这些数据有力地佐证了常州在文化产业领域的卓越成就。

常州高新区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先锋区域,当地对文化产业的支持力度显著,每年投入6000万元专项资金,针对包括重点项目和文化人才在内的八个领域提供实质性帮助。这一全面的扶持措施,有效促进了文化产业发展的有利政策氛围。

从长三角到珠三角:常州与广州千里携手,共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第2张

推介会重点项目

推介会取得了显著成效。18个关键项目集中完成了签约,项目领域广泛,包括休闲度假、智慧文化旅游、人工智能、人才培养、绿色会展和音乐演出等。这些签约项目将为两地文化产业合作奠定坚实基础。休闲度假项目将助力挖掘两地旅游资源特色,智慧文旅项目将提升游客的旅游体验。

人才培养计划将持续为两地的文化产业输送丰富的人力资源。绿色会展活动顺应了环保与创新的潮流,而音乐演出则有助于提升公众的文化享受。此次签约标志着常州与广州在多个文化产业领域将展开紧密的深度合作。

人才招引政策

我市推行了“龙城英才计划”及相关文化人才引进措施,以吸引更多人才加入文化产业。这些措施着重于吸引高端人才和创新团队来常州市发展。通过提供丰厚的物质报酬、优越的工作条件以及广阔的职业发展平台,旨在吸引全国各地的优秀人才。在当前人才竞争激烈的背景下,积极的人才政策成为推动产业进步的关键因素之一。

从长三角到珠三角:常州与广州千里携手,共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第3张

人才政策的推广是推动两地人才互动的关键举措。广州在多个领域集聚了大量顶尖人才,常州的优惠政策和丰富的发展机会对这部分人才具有极大的吸引力。与此同时,常州的人才输出也对广州的文化产业进步提供了有力支持。

穗考察调研情况

陈志良常委及宣传部长率团抵达穗城,进行实地考察与调研。考察队伍先后走访了广州长隆集团、TIT创意园、羊城创意产业园、腾讯微信及酷狗音乐等企业及产业园区。长隆集团在文旅融合领域积累了丰富经验,值得常州学习。广州TIT创意园在创意产业模式上展现了独到之处。

羊城创意产业园的多元化发展路径,腾讯微信及酷狗音乐在数字文化领域的创新举措,均对常州文化产业的发展贡献了极具价值的借鉴。陈志良一行通过对这些企业和园区的深入考察,不仅发现了自身的不足,也找到了值得学习的成功模式。

跨区域合作展望

此次区域间的合作蕴藏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在文化领域,常州与广州有望在传统艺术的创新与转型上实现协作,共同探索悠久文化的当代意义。此外,双方可在人才培养上建立持续的交流制度,使人才得以在多样化的工作场景中提升自身能力。

同时,需认识到可能遭遇的困难,诸如地域分歧可能引发的协作效能障碍等。关于未来两城市在文化产业及人才交流领域可能采取的新措施,大家有何见解?敬请读者朋友们在评论区留言讨论。此外,我们也期待各位点赞并转发本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