督导行动开启
4月17日,区委副书记兼代区长洪维椿采用“四不两直”的督导模式,启动了对若干街道环境整治工作的监督与评估。他此行旨在精确识别问题,助力环境整治工作的深入开展。区领导林旺盛亦参与了此次行动。此次督导活动深入社区基层,对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推进起到了关键性的指导作用。
实地走访社区
洪维椿团队首先访问了蓝田街道的蔡坂社区,随后又探访了景山街道的科坑社区等社区,以及步文街道的长福小区。在各个社区,他们逐一细致检查了沿街店铺、住宅周边以及河流沟渠等地的状况。他们每到一处都仔细观察,不遗漏任何细节,全面掌握了当地生活污水治理、垃圾处理及村庄环境等方面的实际情况。此次走访为后续的整治工作提供了切实的参考依据。
现场发现问题
在督导过程中,洪维椿指出了人居环境存在的问题。部分店面周边出现了杂物堆积,导致街道整洁度受损。房前屋后垃圾随意丢弃,河塘沟渠水质亟待改善。这些问题对居民生活环境及生活品质造成直接影响,亟需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解决。
提出整治要求
洪维椿强调,社区整治应紧密结合实际情况,以问题为核心进行。需关注核心环节与关键区域,从细微之处着手,加强统筹与协调。采取全面规划、分阶段执行、点面结合的策略,弥补不足,增强优势,全面提高整治成果。此要求为社区干部指明了工作路径,有效提升了整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施效果。
健全长效机制
他着重指出,必须完善并强化长效管理机制,将日常监管与长期治理有效融合。需增强对黑臭水体的整治力度,并对生活废弃物的收集和处理进行全方位规范。同时,强化日常维护和实时监管,不断努力改善村庄环境。构建一个清洁、宜人的居住环境,这有助于显著提高民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感,确保居民享有优质的生活条件。
加强宣传引导
洪维椿建议强化宣传与指导,充分发挥基层治理效能,实施“门前三包”环境卫生责任制。同时,他倡导提升公众参与环境整治的积极性与自发性,促使公众从被动管理转向主动参与。此外,他旨在构建全民共建共治共享的和谐环境,确保每个人都能成为环境整治的参与者与守护者。
本次督导对本地居住环境改善可能产生的影响程度如何?敬请点赞、转发本篇文章,并分享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