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大学生返乡后常需帮助父母长辈处理手机事务。此现象表明,老年人在使用手机过程中面临诸多风险,迫切需要引起重视并采取措施加以改善。
大学生特殊寒假作业
目前,大学生在寒假期间承担着一项特殊使命,即帮助家中长辈克服手机使用上的困难。这一现象凸显了老年人在手机操作方面的无力感。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开始融入网络生活。根据2024年9月的数据报告,银发族的月活跃用户数已突破3.29亿,平均每人每月使用手机时长达到129小时。然而,他们在手机使用上仍面临诸多复杂问题。在此背景下,大学生假期回家协助长辈解决这些问题的行为越来越常见,这也从侧面揭示了老年人在手机操作上所遭遇的种种挑战。
老人手机沉迷现象
老年群体中广泛出现对手机过度使用的现象。智能手机为这部分人群提供了全新的网络交流途径。许多老人被“奖励”、“返现”等广告吸引,频繁使用各类应用程序。他们的手机上安装了众多App,数量超过一百,占据了手机桌面的六七页,造成手机内存紧张和频繁死机。这一现象主要由于老年人的辨识能力相对较弱,容易被简单的返利和奖励所吸引。同时,操作不熟练也使得他们难以有效控制手机使用。
App利用老人牟利
此外,众多应用借此时机对老年用户进行盈利。据《2024年上半年移动广告流量白皮书》所示,在App推广榜单前50名中,超过半数软件知名度不高。这些知名度较低的App专注于针对老年人,并设有隐蔽的下载途径。越是不知名,越可能从老年人处获取流量。它们通过“返现返利”、“在线时长奖励”等方式诱导下载,人为提升老年用户群体的流量贡献。商家利用老年人易被操控的弱点,企图谋取私利。
老人手机使用隐患
该状况可能导致重大安全隐患。一些应用可能潜藏后门,对老年人造成经济风险。2022年中消协的评测显示,在超过100款应用中,近十分之一存在诱导下载或付费行为。2024年5月,中消协发布的第一季度投诉报告指出,老年消费者因低价诱导自动扣款问题遭遇了众多投诉。比如,有老人差点被所谓的股市插件骗走30万元。这一情况反映出,应用中的潜在风险对老年人构成了显著威胁。
已有监管与规范
监管与规范效果逐渐显现。2023年2月,工信部发布了一则通告,明确禁止误导用户下载等行为。这一举措在制度层面有效遏制了App的不良运营。若监管持续强化,有望清除不良App,并对违规行为进行处罚,从而优化手机使用环境。不断加强监管力度,有利于更有效地保护老年人权益,防止不良商家趁机行事,提升手机使用环境的安全性。
应用商店的责任
应用商店承担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是App传播的主要渠道,形成保护的第一层屏障。其应主动履行职责,杜绝可能对老年人造成伤害的应用软件。考虑到老年人口规模巨大,在互联网时代,他们的权益必须得到重视。保障应用商店的筛选功能,对于打造老年人安全、健康的网络环境至关重要。
老年网民的当前状况备受瞩目,需重视他们如何有效抵御不良信息、网络诈骗以及过度使用网络的问题,从而更全面地享受网络带来的便利。针对这一现象,我们是否应当更加积极地参与到保障老年人网络权益的行动中来?我们期待读者各抒己见、点赞并广泛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