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宁县公安局横路派出所为村民开放后院,方便他们晾晒茶果。在此过程中,警方与民众携手共同采集和晾晒油茶果,这一温馨场景充分体现了警民之间的深厚情谊。

茶果丰收晒场难觅

近期,武宁县天气晴朗,正值油茶果收获与晾晒的关键时期。横路乡的刘导尧喜获油茶大丰收,采摘所得茶果超过十万公斤。然而,即将到来的阴雨天气令他担忧,家中缺乏足够的晾晒空间,且在公路旁晾晒存在安全隐患。这一问题十分实际,农民辛勤收获的果实可能因晾晒不当而遭受损失。对以务农为生的刘导尧而言,原本应是喜悦的丰收季节,却因晾晒难题而倍感困扰。

众多农村地区面临晾晒农作物的场地难题。尤其是油茶果等产量较高的作物,缺乏适宜的晾晒空间,易致霉变,从而大幅降低收获的价值。刘导尧所拥有的10余万公斤茶果数量可观,在家庭有限的空间内,根本无法满足其晾晒的全部需求。

派出所主动伸援手

横路派出所在此关键时刻发挥了显著作用。所长聂刚在巡逻中走访时,得知刘导尧面临的困境,随即作出了一项充满人情味的决策。派出所后方有一块约800平方米的空地,聂刚打算利用这一区域帮助刘导尧缓解燃眉之急。他主动提议将后院设为临时“晒场”,供村民晾晒茶叶和果实。这一举措充分展现了基层民警对村民的深切关怀,他们在履行公安职责的同时,不忘助力民众解决生活中的难题。

聂刚迅速召集民警对后院进行了彻底清理,同时全力以赴地帮助刘导尧将采摘完成的茶果搬运至后院。这一举措体现了警民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尽管基层派出所的工作本就繁重,他们仍愿意投入宝贵的时间和精力来支援村民,这一行为显得尤为难得。在许多地区,警民关系可能较为疏远,然而横路派出所通过实际行动,有效地缩短了与村民之间的距离。

临时晒场一派忙碌

11月13日,横路派出所后院热闹非凡。民警与村民携手协助刘导尧晾晒茶果、剥取茶籽。众人齐心协力,场面温馨。村民们围坐在临时搭建的“晒场”中,一边剥茶籽,一边愉快地交谈。有人称赞:“后院球场宽敞平坦,光照充足,晒茶果真是方便至极!”也有人夸奖:“没想到民警也是干活的能手。”

10 万公斤茶果晾晒难,派出所伸出援手,这是怎么回事?  第1张

在此时此地,警民间的距离感似乎已不复存在,他们如同家庭成员般携手共事。如此和谐的景象在现今已属罕见。在当下社会,人们往往各自忙碌,而如此众人齐心协力,为他人付出而不计个人得失的行为,实乃值得称颂。民警与村民的此次互动,不仅妥善解决了刘导尧的茶果晾晒难题,更深层地增强了全村民众与公安部门之间的信任与联系。

民警空闲反诈宣传

在协助村民的同时,民警并未忽视自己的职责,他们一边向村民普及反诈骗知识,一边持续协助收集茶果。在乡村地带,诈骗行为往往不易察觉,村民们的防骗意识亦较为淡薄。民警利用这一时机进行反诈宣传教育,成效显著,有助于更多村民认清诈骗伎俩,有效预防上当受骗。

10 万公斤茶果晾晒难,派出所伸出援手,这是怎么回事?  第2张

农村地区信息发展相对滞后,导致村民对新型诈骗的了解不够。派出所民警以贴近村民日常生活的方式开展宣传,有效地提升了村民的防范警惕。这一做法体现了民警坚守的双重使命:不仅帮助群众解决生活中的难题,还致力于保护群众的财产安全。

村民感激民警相助

10 万公斤茶果晾晒难,派出所伸出援手,这是怎么回事?  第3张

刘导尧对民警的援助充满感激之情。他表示:“对民警的帮助,我由衷地感谢。是他们的帮助,让我抓住了晾晒茶果的绝佳时机。若非他们提供场地,协助翻晒和剥壳,后果实在难以想象。”同时,他举起大拇指对民警表示赞赏。从他的话语中,可以看出他对民警的帮助给予了极高的评价。每当村民面临困境,民警的及时出现就如同一场及时雨,成功避免了可能发生的损失。

刘导尧个人的感激之情不仅个人受用,更对全村村民对派出所民警的看法产生了积极影响。民警的温馨行为在村民心中播下了善意的种子,促使村中警民关系不断升温。村民因此更愿意主动协助民警,使整个村庄的氛围变得更加和谐与稳定。

弘扬警民和谐精神

10 万公斤茶果晾晒难,派出所伸出援手,这是怎么回事?  第4张

此事在当地堪称典范。它生动展示了警民在面临挑战时如何相互支持,和睦共处。这种精神亟需在更广范围内推广。不禁要问,其他地区是否也能实现如此和谐的警民关系处理?期盼这个故事能广为人知,供人借鉴。若全社会都能形成这种积极的警民互动模式,社会必会更加安宁与繁荣。我们期待读者点赞并分享这则充满正能量的故事,同时欢迎在评论区分享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