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在杭州举办的浙江省文旅产业投融资对接活动,专注于文旅产业发展的核心环节——投融资。该活动是行业发展的一大亮点,犹如强劲的引擎,推动浙江省文旅企业的整体发展。同时,它也成为了文旅项目融资对接的关键平台。
活动背景与目的
目前,文旅产业呈现出强劲的发展态势。特别是在浙江省,凭借其丰厚的文化旅游资源,积极进行产业布局。据数据表明,截至9月底,该省文化和旅游领域实际投资已达到3020.7亿元,已提前完成年度设定的3000亿元目标。这一成就的取得,显然得益于资本市场的支持和金融机构的助力。在此背景下,本次活动得以举办,旨在为全省文旅企业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助力企业提升竞争力,促进文旅项目融资的对接更加高效、顺畅,进而推动整个文旅产业迈向新的高度。浙江的文旅产业发展潜力巨大,依托其优美的山水风光和深厚的人文历史,具有广阔的挖掘空间。本次活动的目的正是为了发掘这一潜力。
负责人谈活动优化
浙江省文化广电旅游厅相关负责人针对如何提升文旅产业投融资对接活动服务产业发展的提问,提出了一项策略——“先搭建平台,再吸引投资”。这一比喻性的表述蕴含了丰富的实际操作内容。在展望未来计划时,负责人强调,将在产业布局、资源挖掘、产品开发等多个领域投入精力。比如在产品开发领域,将精心策划创新项目,力求推出一系列要素丰富、业态新颖、市场前景广阔的项目清单。这正如精心布置客房以吸引尊贵客人,他们期望通过这些吸引人的项目点燃资本市场的投资兴趣,从而实现吸引更多资金进入文旅产业的目标。
金融合作模式探索
浙江省在金融合作领域展现出政府、银行和企业共同创新的局面。各方共同进步,致力于研究对文化旅游产业更为有利的金融合作方式。这一协同作用促成了一个融合多种措施、多平台相互补充、多层级保障的文化旅游融资生态链的形成。各地实践经验亦证实,此合作模式有效克服了以往独立作战的不足,整合了资源,提升了风险抵御力。例如,在部分地区,得益于政府、银行和企业紧密合作的模式,众多小型文化旅游企业在疫情冲击中得以生存,并实现了逆势增长。
投资运营模式探索
为确保文化旅游产业项目能够持续稳健发展,浙江省正积极致力于探索一种全面贯通的投资运营模式。该模式自投资建设阶段起,直至最终的管理运营,力求实现一体化、全方位的有效运作。其优势在于能够有效规避分段管理可能导致的衔接不畅等问题。以一个大型文化旅游主题公园为例,若建设方案与运营方案发生冲突,可能导致建设成本高昂而运营收益微薄。然而,这种全面贯通的投资运营模式,通过整体规划,确保项目各方利益共享,并具备持续发展的潜力。
活动成果斐然
在本次投融资对接活动中,成果显著。共计签署合作投资项目及意向投资项目39项,签约(意向)金额累计高达217.85亿元。此外,众多金融机构积极参与,与48个文旅项目签订融资合作协议,意向合作金额更是高达243.6亿元。同时,浙江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与工商银行浙江省分行、农业银行浙江省分行、中信银行杭州分行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这些成果不仅对投资方、金融机构,也对文旅企业自身带来了巨大收益,充分展现了浙江文旅产业的强大吸引力和发展潜力。
文旅产业展望
此次事件对浙江省文化旅游业而言,标志着阶段性成果的呈现及新的发展阶段的开启。随着相关资金及合作协议的实质性落实,浙江省的文化旅游产业在项目构建、产品创新、服务质量提升等方面有望实现显著飞跃。但与此同时,我们也需深入思考,如何在后续发展阶段更高效地运用这些投资。是优先发展高端精品项目,还是全面提高产业整体水平?这成为了浙江省文化旅游业面临的一个实际问题,并期待广大读者积极参与讨论、点赞及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