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4日,广西柳州市盛大启幕了以工业旅游发展为主题的盛事——“天工开物”工业旅游推广活动。该活动旨在为工业与旅游的融合注入新的活力,为各地提供了学习借鉴、创新工业旅游模式的绝佳机会。

活动主旨清晰

《天工开物》2024年的工业旅游推广活动设定了清晰的目标。在当前时代背景下,弘扬工匠精神和推广工业文化已成为产业发展的新趋势。该活动旨在扩充旅游产品种类,消除工业与旅游之间的隔阂。实际上,工业旅游作为一种新型旅游方式,对于促进工业企业创新发展和景区多样化拓展具有重要作用。此次推广活动为工业企业和旅游景区提供了交流与展示的桥梁,推动了双方资源的优势互补。活动在广西柳州举行,柳州本身就是一个工业和旅游资源丰富的城市,当地对此次活动的期望值很高。

天工开物 2024 年工业旅游推广活动:弘扬工匠精神,推动工业旅游创新发展  第1张

广西柳州作为此次活动的举办地,其选择基于该城市在工业旅游领域的显著发展潜力。柳州拥有独特的工业旅游吸引力,例如柳州工业博物馆等,选择在此举办活动有助于促进当地工业旅游的进一步繁荣,吸引更多游客体验工业文化的独特韵味。

各地经验交流

活动期间,各地代表就工业旅游发展经验进行了深入交流,此环节成为一大焦点。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在此方面树立了典范。该省通过将厂区转变为景区、遗址升级为地标等策略,持续深化工业遗产保护与其他领域的融合,涉及城市更新、文化创意、公共服务等多个方面。这种做法生动实现了从工业生产线到旅游风景线的华丽蜕变。例如,一些废弃的厂区经过精心改造,已成为游客络绎不绝的新景区,这背后是一系列周密规划和设计的结晶。

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的分享值得称赞。广东凭借其全省制造业的显著产业优势。该省采取了多项措施,以促进工业与旅游的深度融合。这些举措推动了工业旅游的持续创新与进步。例如,一些制造企业依托自身产品特色,推出了特色旅游线路,使游客得以近距离观摩产品制造过程,从而实现了工业与旅游的协同发展。

柳州市政府分享了其成功经验。作为一座工业大市,柳州是如何将自身转变为旅游热点的?凭借工业资源优势,柳州开辟了独具特色的工业旅游路线。其中,螺蛳粉产业尤为著名,其产业园已成为游客参观的景点。这一成就得益于工业与文化旅游资源的深度融合。

示范基地分享

一些国家的工业旅游示范基地分享了宝贵经验,为行业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成都东郊记忆成功实现了从工业厂区向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华丽转变。该区域积极贯彻文商旅体融合发展的理念。昔日工业老区如今焕发出新的生机,涌现出创意店铺、艺术展览等丰富的文化元素。

青岛啤酒博物馆具备多项可借鉴的优势。该馆深入挖掘工业遗产的内在价值,将其视为核心资产,并在此基础上创新工业旅游的业态供给。他们以丰富城市特色体验为使命,重点推进工业旅游业态的发展。游客在此不仅能了解青岛啤酒的酿造历史,还能亲身感受独特的啤酒文化。

柳州市的螺蛳粉产业园取得了显著成就,厂区转型为景区后,为游客带来了全新的游览体验。在此过程中,他们分享了文旅产业如何助力产业融合发展的宝贵经验,例如将螺蛳粉的制作流程与文化解说巧妙融合的实践方法。

创新之星推荐

在活动期间,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与中国旅游报社共同推荐的多个“工业旅游创新之星”项目,具有非凡的意义。其中,包括北京首钢工业文化景区、柳州市螺蛳粉产业园在内的10个入选地点,均展现了独特的风貌。

这些地区呈现出工业旅游的新兴形态。以首钢为例,其老旧工业设施与现代旅游娱乐项目的融合方式引人注目。同时,它们也标志着工业遗产创新保护模式的诞生,探讨了在保护原则下如何实现商业开发的可能。此外,新路径还涉及如何激活工业遗产的再利用,将其转变为具有经济与文化价值的资源。

活动影响深远

此次活动的开展对未来工业旅游的进步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短期内,各地区的经验交流有助于迅速推广至更多城市与企业。以某寻求工业旅游转型的小镇为例,它可借鉴柳州等地的方式,塑造出独特的工业旅游风貌。

长远来看,此类推广举措有助于工业旅游产业整体布局的优化。众多工业区域将更加注重旅游资源开发,既保护工业遗产,又主动推进旅游业发展,进而构建起工业与旅游相互促进的良性互动模式。

未来展望发展

工业旅游在未来的发展前景广阔。在全国范围内,众多工业城市的资源尚未得到充分开发。地方政府需更加关注工业旅游的潜力,并在规划和政策层面提供更多支持。在政府引导下,工业企业亦应主动参与,将工业旅游视为品牌推广和多元化发展的关键路径。例如,有望出现更多类似青岛啤酒博物馆的特色工业旅游项目。游客们同样期待看到更多独具特色的工业旅游景点问世。热衷于旅游的朋友们,不妨体验一下新兴的工业旅游。欢迎在评论区点赞、分享您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