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31日,国家海洋信息中心在举办的中国海洋经济博览会上揭晓了《2024中国海洋经济发展指数》。该指数的发布承载着重要意义。它详细呈现了我国海洋经济的运行状况,并凸显了众多亮点。
发布背景及指数盘算范畴
《2024中国海洋经济发展指数》作为一项量化分析工具,旨在特定时间段内对我国海洋经济状况进行评估。该指数涵盖了五个核心领域,包括发展规模与效益、结构优化与升级等。以2015年为基点,基准指数设定为100。这一基准期的选取,为精确衡量海洋经济发展变化提供了科学支撑。借助这一指数体系,能够较为全面地审视海洋经济在不同发展阶段的演变及所取得的成就。
海洋经济增速的评估对国家经济结构的整体规划极为关键。目前,海洋经济在全球范围内正逐渐成为各国竞争的新热点。精确获取各领域的发展数据,对于我国有效应对国际海洋经济的挑战,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
发展规模与效益总体状况
2023年,我国海洋经济发展指数为123.5,较去年上升了3.0%,这一数据反映了海洋经济的稳步增长。进一步分析,发展规模与效益领域的指数为122.5,较上年增长了2.4%。全国海洋生产总值达到了9.9万亿元,同比增长了6.0%。沿海地区人均海洋生产总值也实现了6.0%的同比增长。综合以上数据,我国海洋经济在规模和效益上正持续扩大,恢复态势明显。
海洋经济活动的参与单位数量显著提升。据监测,主要海洋产业中,海洋经济活动单位数量同比增长了12.0%。尽管海洋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利润率较上年有所下降,降幅达到0.9个百分点,但自下半年开始,已出现回暖的迹象。目前,企业效益正在逐步恢复,这一趋势表明海洋经济活动的整体活力正在逐步回升。
结构优化与升级成果
在2023年,结构优化与升级指数达到了129.4,较上一年增长了3.1%。特别值得关注的是,海洋新兴产业增加值成功突破2000亿元大关,这一数据显著展现了其巨大的发展潜力。与此同时,海洋制造业在海洋生产总值中的占比超过了30%,在海洋经济结构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重点监测的海洋研究机构研发经费持续稳定。同时,这些机构的专利授权数量及科技成果转化收入均呈现显著增长。这一现象反映出海洋产业在科技投入与成果转化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对海洋经济结构的持续升级与优化产生了积极效应。
资源节约与利用进展
2023年,我国资源节约与利用指数达到118.0,较上一年增长2.4%,成绩斐然。具体来看,每公顷确权海域所产海洋产业增加值同比名义增长2.4%。同时,海水养殖产量在海洋水产品总产量中的占比同比上升了1个百分点。
能源与工程领域数据显示,海洋原油产量增长5.8%,天然气产量上升9.1%。海上风电发电量增长显著,增幅达17.6%。海水淡化工程规模扩大7.0%,海水冷却用水量增长4.7%。这些数据反映出,在资源开发、利用和能源使用方面,正朝着更高效率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稳步前进。
对外经济与贸易形势
2023年,我国对外经济贸易指数上升至117.9,同比上年同期增长了2.2%。在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的背景下,我国海运进出口总额同比呈现1.4%的下降。然而,值得关注的是,国际航线集装箱吞吐量逆势上升,增长幅度达4.3%,超出预期,彰显了其出色的抗风险能力。
出口海船完工量的同比增长率达到了2.2个百分点,这一比例超过了全球平均水平。与此同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额也实现了1.1%的增长。这些数据反映出,尽管面临诸多挑战,我国在海洋对外经济贸易方面展现出积极的发展态势,整体进展持续向积极方向发展。
民生保障与改善方面
2023年,民生保障与改善指数上升至125.5,较上年增长了4.5%。其中,海洋渔民的人均纯收入增长了3.6%,人均海洋水产品占有量提升至1.3千克。这些数据有力地证明了海洋民生领域的显著进展。
沿海城市接待的国内游客数量同比增长幅度达到60%,这一数据显著上升,反映出海洋旅游融合业态的持续增长态势。海洋渔民收入的提升、亲海环境的优化以及海洋旅游业的兴旺发展,共同证实了海洋经济在民生保障方面所发挥的积极作用。
仔细分析这些数据,您或许会发现海洋经济的潜力远超预期。欢迎点赞及分享本文。同时,我们衷心希望您能在评论区分享您对海洋经济未来趋势的个人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