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0月25日起,第七届进博会的布展工作进入冲刺阶段,展品入馆的高峰期随之到来。在此期间,上海警方采取了一系列安检措施,以确保进博会的安全与顺利进行,这些举措成为一大亮点。这些措施不仅关系到进博会的成功举办,而且与众多参与者的安全及便利性紧密相连。

远端安检24小时运行

进博会的工作目标在于不断提升。自10月25日起,上海警方针对第七届进博会的布展冲刺阶段和展品入馆高峰期,实施了24小时不间断的远端安检模式。这一举措凸显了警方对进博会安全保障的高度重视,安检地点位于国家会展中心(上海)附近约6公里的区域。持续的安检工作展现了警方确保安全的坚定决心。在此模式下,能够即时应对到来的车辆和人员,有效避免安检过程中的任何疏漏。如何在这种模式下合理调配人力和物力资源,成为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提高安检效率措施多

第七届进博会布展冲刺,展品入馆高峰,上海警方开启远端安检 24 小时运行模式  第1张

警方为提升货车安检效率,实施了多项策略。首先,对安检区域进行了优化布置,并设置了U型通道。其次,增设了轮候停车场。10月30日上午9时,澎湃新闻的记者在明珠路P24远端安检点目睹了这一场景。众多货车按照指示,井然有序地驶入指定车道。这些综合措施有助于缓解可能的拥堵,确保车辆能够快速完成安检,进而为进博会展品及时进入展馆创造了条件。然而,这些措施在高峰时段的实际效果如何,尚不得而知。

全面细致的安检流程

货车抵达安检点,首先核对证件信息,随后引导车辆驶入六条安检车道。在安检区域内,安检人员与防爆犬对车辆和人员进行全面检查,同时设有高台监控、车底智能成像系统以及人工核验岗位。所有检查项目完成后,民警指派押送队员乘坐货车并贴上封条。如此周密的安检流程,对证件、车辆及人员均不遗漏任何潜在风险。这一整套程序究竟如何确保万无一失?

第七届进博会布展冲刺,展品入馆高峰,上海警方开启远端安检 24 小时运行模式  第2张

应对场地变小优化布局

今年,远端安检场地因周边建设缩减,面积减少了20%。为应对这一变化,警方进行了布局调整,包括将货车通行路线改为由北进东出,安检区域西移,并在南侧增设U型通道。此外,警方还与货运承接单位建立了联络机制,以通报P24停车场的饱和度。当P24停车场饱和时,车辆可以前往P9停车场排队等候。这些调整旨在应对场地面积减少的挑战。然而,场地缩小可能带来哪些其他潜在风险?

车辆入馆全程数字化保障

车辆驶离远端安检区域,按照既定路线,经10号门进入会展中心。沿途实时监控画面被投射至安保指挥中心的大屏幕上,确保了整个过程的数字化记录和可追溯。因此,从安检区域至场馆内部,车辆始终受到严密监控,显著提升了安全保障水平。此数字化监控方式,未来是否有望应用于更多大型活动的安全保障工作之中?

第七届进博会布展冲刺,展品入馆高峰,上海警方开启远端安检 24 小时运行模式  第3张

安检成果显著

自10月24日起,布展工作启动,远端安检点已对超过2200辆货车进行了安全检查,高峰期每日检查量超过700辆,共查获违禁品510余件。违禁品均被统一登记并妥善保管,驾驶员在返回时可取回。这些数据充分体现了安检工作的成效,有效消除了众多安全隐患。然而,对于这些违禁品流入的源头,我们应如何从根本上予以解决?欢迎读者朋友们点赞、分享本文,并在评论区分享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