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上午10时左右,六盘水站改造工程正式拉开序幕。自1966年投入运营以来,这座见证城市变迁的老站,即将踏上新的征程。此次改造备受关注,老站将焕发新颜,显著提升六盘水的城市风貌,这一事件无疑标志着城市发展的一个关键阶段。

改造的规模

凉都六盘水站全面升级改造,规模将扩大两倍  第1张

六盘水站站房在原址进行了改建。经过改造,建筑面积将显著增加。从原来的9998平米扩展至22898平米,形成了高架跨线候车厅站房。这一规模的提升并非微不足道,它为不断增长的客流量提供了宽敞的空间。此外,设计预计年度远期旅客发送量将达1019万人,最大聚集人数可达3500人,能够充分满足未来较长时间内的旅客出行需求。

工程竣工后,车站规模将发生显著变化,由原先的3站台5线增至5站台10线(包括正线和货车线6条)。随着六威昭线的接入及水大支线的改造完成,车站规模将进一步扩大至7站台14线,这将显著增强车站的承载能力,并提升其在铁路网络中的重要性。

分阶段推进

凉都六盘水站全面升级改造,规模将扩大两倍  第2张

改造工程分为两个阶段进行。首先,在现有的北侧站房开展客运业务,同时推进南侧新建工程的建设。在此阶段,主要集中力量于南站房及高架候车厅的施工任务。例如,将进行城际车场站台及线路的施工建设。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在确保客运正常进行的前提下,有序推进改造工程。

在第二阶段,随着南站房的正式启用,北侧的车场以及北站房及上方的候车厅等相关设施均暂停使用,以配合施工改造。这些设施包括北侧车场、现有的北站房以及位于其上方的候车厅等。通过分阶段进行施工,可以有效地分配资源,最大程度地降低对旅客出行的影响。

硬件优化提升

站房及站场改造之外,站内硬件设施亦在持续升级。一方面,部分原有通道得以保留,既节约资源又满足了传统线路旅客的出行习惯。另一方面,新建了旅客通道、行包通道等设施。此外,还增设了电梯、扶梯等辅助设施,为旅客,尤其是携带行李的旅客,提供了极大便利。此举亦与六盘水打造“花园车站”新地标和“海绵城市”建设目标相一致。

客运组织规划

六盘水车务段在客运设施工程建设中坚持高标准、严要求。该段高度重视旅客进出站的组织流线,确保其符合运营标准。根据旅客发送量,该段确定了多项客运组织功能,包括验证和检票等。同时,进行客流调查,并据此提出客车开行建议方案。此外,落实售票等组织方案,这些措施旨在确保客运组织高效流畅,提升旅客在车站的候乘体验。

凉都六盘水站全面升级改造,规模将扩大两倍  第3张

改造的意义

从城市功能视角分析,六盘水站改造完成后,将显著展现城市发展的系统性及时代性等特性。它已不再仅是一个车站,更成为城市发展的显著标志。在提升城市品质方面,新车站无疑将增强六盘水的城市形象,并丰富其配套设施。从地方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该车站改造项目将发挥关键的激活作用。

城市新发展的重要工程

六盘水市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中,此项目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特别是在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枢纽的过程中,六盘水站的升级改造扮演着核心角色。此举将显著提速西部陆海新通道的建设步伐,为城市注入强劲的发展动力。对这座承载着特殊历史印记的“火车城”而言,其影响深远,变革巨大。关于六盘水站改造完成后对周边房地产市场的潜在影响,您有何见解?敬请点赞、转发本文,并在评论区留言交流。

凉都六盘水站全面升级改造,规模将扩大两倍  第4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