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联行 2024 年第三季度报告:营收下降,净亏损扩大,大交易服务收入同比降幅超四成  第1张

10月28日,世联行公布2024年第三季度业绩报告。报告揭示了多项值得关注的财务指标,包括营业收入下滑、净亏损幅度增加等。这些数据背后,凸显了公司在经营层面所遭遇的挑战及所经历的转型。

经营业绩堪忧

2024年1月至9月,世联行营业收入达到17.4127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了32.93%。这一显著的收入下滑,将对公司的整体运营产生显著影响。同时,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也有所增加,由去年的1459.42万元增至2096.77万元。这一数据反映出,公司当前的经营策略可能需要重新评估和调整,以更好地适应市场变化,并改善财务状况。

在报告期内,公司大交易服务收入较同期大幅下降42.01%,这一现象成为利润下降的关键因素。具体来看,综合营销业务收入同比下降46.00%,而互联网+业务收入则下降39.33%。这些数据共同揭示了公司业务表现出的疲软趋势。

大资管业务受影响

大资管服务收入呈现13.86%的下降趋势。在具体业务分析中,物业及综合设施管理业务的收入降幅为4.78%,与此同时,其业务毛利率同比上升了0.42个百分点。这表明,尽管该业务板块的收入有所减少,但盈利能力有所增强。这一变化或许归功于公司内部管理的优化和成本控制等策略,然而,大资管业务整体收入的下降现象仍需引起关注。

招商和空间运营业务的收入较去年同期下降了41.02%,但值得注意的是,业务毛利的亏损正逐步减少。此外,公司通过持续优化现有空间运营项目,报告期内确认的租赁终止处置收益同比增长至4294.76万元,这一增长表明了积极的发展趋势。

费用与区域营收情况

在报告期内,面对市场环境的变化,公司的管理、研发及财务费用均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共计减少6514.36万元。这一变化反映出公司在成本控制上所做的努力。然而,是否能够有效促进公司经营状况的改善,尚需持续关注与评估。

在区域营收方面,各区域普遍出现了营业收入下滑现象。其中,华南区域和山东区域因大额交易业务收入减少,导致营业收入分别下降了35.52%和46.70%。华东区域则因大额交易业务收入减少及招商与空间运营业务的调整优化,营业收入下降了31.66%。华北区域、华中区域及西南区域主要受到物业和综合设施管理业务,以及大额交易业务收入减少的影响,营业收入分别下降了24.02%和20.05%。

现金流量及货币资金变动

今年前九个月,世联行在经营活动中的现金流量净额为负9952.03万元,较去年同期下降4.045亿元。金融服务业务在贷款回收与发放方面的净额同比下降1.777亿元,是导致这一变化的关键因素之一。截至报告期末,世联行所持有的货币资金为10.3亿元,较上期减少36.02%。这一减少主要源于归还银行借款净额1.293亿元以及购买大额存单净额2.72亿元。从这些数据来看,公司资金状况承受压力,亟需合理规划资金运用。

未结算销售额情况

截至目前,该公司未结算的销售额累计达到约1558亿元。这部分销售额预计在未来3至9个月内,将为公司贡献大约10.5亿元的综合营销服务收入。其中,公司全资子公司的未结算销售额约为1298亿元,预计将为公司带来约8.52亿元的综合销售服务收入。剩余的销售额,包括山东世联、厦门立丹行、青岛荣置地、世联精工等企业的未结算代理销售额和未结算综合销售服务收入,同样为公司的未来收入增添了期待。

涉诉情况

今年前九个月,世联行及其控股子公司新增诉讼和仲裁事项,涉案金额总计达到3.35亿元人民币。这一金额占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的11.03%。具体来看,原告涉案金额占比85.97%,被告占比13.97%,而公司作为第三方涉及的诉讼金额占比仅为0.06%。这些诉讼和仲裁为公司未来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不确定性。面对这一局面,世联行将采取何种策略?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发表看法。同时,也欢迎读者点赞和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