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高速公路上,有一位名叫徐友良的退伍军人,他的事迹在平凡中彰显着伟大。自投身高速救援工作以来,他的军旅生涯似乎获得了新的动力与使命。徐友良的执着坚守,为驾驶人员和乘客提供了安心的出行保障。
高速路上的守护者
徐友良在浙江交通集团高速公路温州管理中心永嘉拯救大队工作。自担任S26诸永高速温州段道路保畅救援工作以来,已满12年。无论春夏秋冬,无论是酷热难耐的盛夏,还是寒风刺骨的严冬,他都始终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在引导司乘人员避险时,他的声音始终坚定而沉着。在救援现场,他忙碌的身影始终未曾停歇,用实际行动彰显了对这份工作的无限忠诚。
诸永高速每日车流量密集,潜在风险亦不容忽视。他时刻保持高度警惕,随时准备应对各种紧急状况。他明白,自己肩负着保障乘客安全与顺利归家的重任,因此无论多苦多累,都绝不懈怠。
救援中的暖心人
某次,一名司机因中暑而感到不适,徐友良迅速作出应对。他敏捷地取来藿香正气水等防暑药物,递给了司机,并小心翼翼地帮助车主坐进车内。在前往卫生院的路上,他持续与司机保持沟通,以确保其身体状况。抵达卫生院后,他细致地处理了后续事宜,直到确认司机的状况稳定,并联系上家属后,才悄然离去。他不仅实施了救援行动,更是在这一过程中传递了温暖与关怀,他对每一位司乘人员的关爱之情在他的行为中得到了充分展现。
在面对故障车辆车主时,他耐心详述了免费救援政策。他竭尽全力协助车主解决难题。他对司乘人员的态度如同对待家人,为高速公路注入了温馨的元素。
善于思考的能手
辖区周边地形崎岖,山脉连绵,存在隧道风险、坡道漫长、弯道急促等多重安全隐患。徐友良在业余时间仍致力于思考改进工作方法。他深知在这种地形条件下,保障路面安全畅通的便捷与高效至关重要。在“四精四化”理念的指导下,他结合实际工作需求,研发了多项快速救援创新项目,例如“多功能工具笼”和“车辆侧翻扶正器”等。这些项目的应用显著提高了救援效率,同时也体现了他对工作的专注与深入。
这种创新精神使他逐步在业内崭露头角,成为一位经验丰富的“专家”。面对复杂的地形挑战,他总能采取独到的策略。他的努力为高速救援难题的解决提供了重要支持。
注重团队能力的引领者
徐友良非常关注团队能力的增强。在工作日的班前、班中、班后,他经常组织队员进行留守备勤训练。他持续推动业务、技能和体能的“三训”模式。他明确认识到,只有团队的整体素质得到提升,才能有效保障高速公路的顺畅通行。同时,他不仅自己持续学习,还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经验传授给周围的同事。
廖晓杰因辛勤付出而收获成果,在2023年的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中荣获二等奖。在廖晓杰的引领下,班组团队树立了基层互帮互助、团结协作的典范。他们齐心协力投身于高速公路救援事业,以切实行动赢得了广泛赞誉。
高速发展的见证者
浙江省的公路交通网络迅速扩张,交通基础设施持续升级与优化。这些变革显著推动了地区经济脉络的演变和社会进步的节奏。徐友良在其12年的职业生涯中,恰好目睹了这一发展历程。他日常负责的高速公路上,无数驾驶者和乘客穿梭而过,而他正是那位在幕后默默奉献,确保这条流动通道安全与顺畅的关键力量。
在他眼中,每一段高速公路都承载着独特的回忆,这些回忆是他十二年来奋斗历程的见证,亦是他观察时代变迁的视角。
为梦想努力的奋斗者
中国陆路交通网络日益完善,交通强国的愿景正逐步实现。无数如徐友良般的奋斗者,以汗水与智慧追逐梦想。徐友良言辞简练而坚定,他坚信,守护每一位乘客的每一次旅程,是他心中最引以为傲的成就。这种信念,既是他个人的信仰,也是他持续前进的不竭动力。
当前社会对高效、便捷、安全的交通环境需求日益增长,这使他及所有高速公路工作人员的职责显得尤为关键。各位读者,您周围是否也有徐友良这样的无私奉献者?我们诚挚邀请您点赞并分享这篇文章,共同传播这份积极向上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