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我国正加速推进交通强国建设的标志性项目——乌鲁木齐至尉犁高速公路的关键性工程天山胜利隧道即将完工。此项目的完成将打破世界最长高速公路隧道的记录,具有深远影响,引发了广泛的期待。
工程概况
天山胜利隧道贯穿天山中部,其全长达到22.13公里,位居全球最长的高速公路隧道之列。该隧道设计速度可达每小时100公里,采用分离式双向四车道,单洞设有两个车道。隧道位于天山腹地人迹罕至的区域,施工过程中平均海拔超过3000米,并需穿越16处断裂破碎带。此外,隧道紧邻天山一号冰川及乌鲁木齐水源保护区,对生态环保的要求极为严格。
在隧道未开通前,沿国道216线穿越天山需耗时约三小时;隧道开通后,穿越天山的时间缩短至大约二十分钟,显著减少了旅行时间并提升了交通便捷度。
施工现场
天山胜利隧道位于海拔2800米以上,其施工现场位于天山北麓,三个洞口依次排开。从乌鲁木齐驶向库尔勒的车辆,可经此隧道,仅需20分钟便可通行。中导洞在通车后,将服务于应急救援等紧急需求。此处标志着这一宏伟工程的开端,建设者们为此投入了巨大的努力和汗水。
该施工区域记录了工程挑战的严峻程度及建设团队的坚定意志。此处隧道施工面临高海拔及地质环境复杂的双重考验,尽管如此,建设者们依然保持着极高的热情,全身心投入到施工任务中。
建设者面临的挑战
此处地势险峻,地质结构复杂。若采用常规施工手段,隧道打通预计需时约72个月。建设者们身处高寒缺氧的恶劣环境,还需应对岩爆、软岩大幅变形、坍塌等众多地质灾害与风险。尽管如此,他们并未放弃,3000余名建设者英勇地直面重重挑战。
这些挑战对建设者的意志和体能有显著考验,每个难题都成为工程进展的障碍。然而,建设者依靠顽强的意志在此地艰苦拼搏。
施工创新举措
研究者们在对比分析了多种方案后,最终选定在两个主要隧道之间增设一条辅助隧道。此举旨在将主隧道划分为多个部分,从而扩大作业区域。为实现这一目标,必须确保中导隧道,即辅助隧道的施工进度,超越采用钻爆法施工的两侧主隧道。
我国自主研发的“天山号”与“胜利号”两台硬岩掘进机,在达成目标过程中发挥了显著效能。这两台设备分别从隧道两端向中心推进,具备两种掘进和三种支护方式,可根据不同地层灵活调整,显著提升了掘进速度,对主洞工作面的进展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设备功能及意义
“天山号”与“胜利号”硬岩掘进机,彰显了我国在先进装备与技术领域的成就。这些设备不仅提前为主洞施工揭示了地质状况,并提供了应对策略,而且在提升主洞工作效率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隧道施工期间可提升挖掘速度,通车之后,亦将充当紧急救援的路径,确保超长隧道的行车安全,对于整个项目而言,这既是关键的安全措施,也是重要的推进力量。
贯通后的计划
今日,天山胜利隧道实现全线贯通,但工程尚未完全完工。接下来,隧道路面、机电、景观等配套设施的施工将持续进行。交通运输部公路局局长周荣峰指出,天山胜利隧道的成功贯通将为乌尉高速公路的全面通车提供稳固基础。这标志着该项目建设正稳步向全面竣工目标前进。
该重大工程的每一步都备受关注,乌尉高速全线通车后,新疆交通将经历巨大变革。想知道全线通车还需等待多久?欢迎在评论区留言、点赞并转发此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