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汛期即将来临,城市所承受的防汛压力持续增强。在去年,无锡市某些小区遭受了超强台风“贝碧嘉”的侵袭,导致地下配电房受损,进而引发了停电事故。今年,供电及相关部门已积极开展整改工作,此次整改的效果受到了公众的广泛关注。

去年受灾回顾

主汛期临近!去年受灾的无锡配电房如何整改的?  第1张

去年,无锡市遭受了台风“贝碧嘉”的猛烈袭击,城市承受了巨大的考验。在此期间,一些住宅小区的地下配电设施因积水倒灌而遭遇了停电问题。这一状况对居民的日常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夜晚的黑暗让生活变得极为不便。面对这一突发状况,供电部门的工作人员立即启动了应急抢修流程,全神贯注地投入到恢复供电的工作中。然而,这也暴露了地下配电房在防灾方面的不足之处。

改造工程启动

今年三月,国网无锡供电公司联合市住建局,对去年受损的五个地下配电设施进行了修复工作。工作人员迅速作出反应,开始着手制定整改方案。他们深入分析了灾害的成因,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制定了多项整改措施。经过数周的不懈努力,该改造项目现已顺利完工。

现场改造情况

主汛期临近!去年受灾的无锡配电房如何整改的?  第2张

5月25日,上午时分,我来到了万科城市花园二区的7号配电室。该配电室周围新砌了一道大约一米高的水泥墙,同时在入口位置安装了约60厘米宽的挡水板,这两者共同形成了一道抵御积水的物理防线。配电室内部配备了三台水泵,并储备了一些沙袋和吸水膨胀袋,以便随时应对可能发生的积水问题。地下室入口处,新设的排水横截沟以及拓宽的“驼峰”结构设计,显著提升了排水效能。

改造意义重大

滨湖区供电服务中心副主任顾寅强调,那些年代久远且未设置隔离防护的地下变电站,在遭遇极端气候时,其脆弱性尤为突出。此次改造工程在五处地下配电房增设了防护设施,显著增强了其抗灾能力。这一举措不仅为城市电力设施的抗灾能力提供了新的应对策略,同时也为城市防汛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

主汛期临近!去年受灾的无锡配电房如何整改的?  第3张

地下站房难题

目前,由于地面空间相对有限,众多小区普遍选择将配电设施安置于地下。然而,地下配电设施存在一些固有不足。其稳定运行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小区对地下空间的维护能力。在内涝抢修期间,必须应对抽水清淤任务繁重、抢修工艺复杂等一系列挑战。无锡市区内分布着超过1300座地下站房,其中超过1100座位于地下最深的层次。

“下改上”的困境

地下站点安全隐患众多,为何考虑将地下空间转移至地面?国网无锡供电公司配网部的专责人员宫琦指出,所谓的“地面转移”主要涉及配电房的位置调整,这一过程需要多个部门的协作与规划。现阶段,我们只能采取暂时的防水排水措施。随着城市规模的持续扩大,对地下站点进行改造的需求愈发强烈,迫切需要找到切实有效的解决策略。

多方联动应对

主汛期临近!去年受灾的无锡配电房如何整改的?  第4张

“贝碧嘉”的来袭暴露了城市在应对极端天气灾害时的缺陷。小区的物业管理与供电部门亟需建立起高效的协作机制。目前,市级供电部门已安排辖区内的供电单位与各小区物业搭建起沟通桥梁,对地下设施及地下区域进行了三次细致的检查,并对发现的问题进行了及时处理。同时,根据具体状况,对小区站房的水位安全线进行了设定,旨在加强物业管理在站房巡查及警报响应方面的协助功能。

跨市互援机制

为应对可能出现的极端气候事件,无锡电力公司于今年二月联合徐州电力公司,共同建立了跨区域互助体系。该体系在灾害发生时,可快速调动人力及物资资源。此外,公司新成立了由400人组成的精英团队,此举旨在提升应急救灾水平,保障城市在防洪防汛期间电力供应的稳定与安全。

对于城市地下配电房实施“下改上”的举措,公众对其在减轻内涝风险方面的成效持有不同意见。我们诚挚邀请您在评论区分享您的看法,并且别忘了为这篇文章点赞和进行转发。

主汛期临近!去年受灾的无锡配电房如何整改的?  第5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