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晚,息烽部分地区原本的宁静被一场突发的强降雨打破,夜晚的平静被严重干扰。这场汛情对当地构成了严峻挑战。尽管如此,当地政府迅速作出反应,全力投入到防灾减灾和救灾工作中。截至目前,全县的防汛状况总体上保持在了稳定状态。以下是此次汛情应对的详细信息。
强降雨来袭
自5月20日23时开始,息烽部分地区遭受了强降雨的侵袭,该降雨现象一直持续到21日10时。在此时间段内,单小时内降雨量峰值达到了112毫米。全县范围内,有1个监测点记录了极端暴雨,13个监测点记录了暴雨,另有6个监测点记录了暴雨。这场降雨规模巨大、强度强烈,导致当地防汛压力迅速增加。
应急响应启动
面对突发洪水事件,息烽县立即启动应急机制。5月21日凌晨5点40分,县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果断启动了IV级防汛应急响应。随着降雨不断加强,汛情逐渐加剧,至8点50分,应急响应级别提升至Ⅲ级。在此紧急应对过程中,需由县内相关部门及各乡镇、街道共同强化对高风险区域的巡查与监管,并严格遵守“三个紧急撤离”的相关规定,以实现防汛工作的全面紧急状态。
气象信息支撑
县气象部门在应对强降雨事件中发挥了核心作用,他们不断跟踪降雨动态,对数据变动进行即时观测。他们共发布了13次预警通报,这些通报对于防汛指挥机构实施科学调度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有效提升了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针对性。
县城守护行动
县城内部,相关部门在接到汛情警报后迅速启动应急机制。公安交警队伍在持续的暴雨中坚守一线,面对猛烈倾泻的雨水,依然坚定地履行职责。他们不仅致力于疏通交通,确保道路通行无障碍,而且主动伸出援手,救助那些受困的群众。与此同时,县综合行政执法局也迅速行动起来,对积水严重的地段开展排水作业。永阳街道工作人员迅速行动,展开井盖开启工作,同时提升排水效率,并增设了显眼的安全警示牌,以此保障排水系统的稳定运行。
乡村抢险救灾
在我国的乡村地域,众多乡镇和相关部门均全力以赴。养龙司镇的跨村组织与村干部协同,成立了巡查小组,对山塘、水库及潜在危险的斜坡进行了详尽的检查,旨在消除所有潜在的安全隐患。一旦发现安全隐患,立即采取行动进行整改。此外,县水务管理局亦派遣工作人员对水库及河道周边进行了彻底的检查,以确保水利设施的安全与稳定运行。
汛情总体情况
截至5月21日下午2点,小寨坝、鹿窝等区域遭遇了不同等级的灾害。幸运的是,全县范围内没有发生人员伤亡事件,且所有提前疏散到安全区域的居民均得到了妥善的安置。此外,供水、供电、通信等关键民生基础设施已基本恢复正常运作,36座水库、58座山塘以及19条主要河流均维持着稳定的运行状态。
展望未来,鉴于天气变化的难以预料,息烽地区能否持续高效地应对洪水灾害,保障民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我们衷心期待您的宝贵建议,并且,我们也诚挚地邀请您为本文点赞以及进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