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夜晚,上海音乐厅里,悠扬的乐声回荡,指挥家朱其元携手苏州交响乐团,成功举办了名为“盛世繁花——苏州交响乐团音乐会”的演出。在此次演出中,多种艺术形式相互碰撞与融合,共同呈现了一场独特的音乐盛宴。
演出阵容强大
当晚的演出阵容丰富,苏州交响乐团之外,还汇聚了众多艺术界的佼佼者。昆曲表演者徐昀、二胡演奏者沈彤、评弹艺术家谢岚以及中提琴演奏者陈力等均莅临现场,与苏州交响乐团携手,为观众呈现了一场音乐盛事。他们的精湛演出为音乐会增色不少,也为观众带来了极高的期待。
文化叙事独特
以苏州为轴心,本次音乐会通过六部委联合推出的新作品,讲述着一段段文化故事,仿佛一幅千年画卷在舞台上徐徐展开。它并非仅仅呈现了江南音乐的优美与细腻,更融合了地方特色、文化底蕴以及时代进步,深入挖掘了音乐的丰富想象力和声音景观,为听众带来了别具一格的音乐享受。
作品风格多样
周湘林的《金鸡湖序曲》成功入围2024至2025年度“时代交响”创作扶持项目,该曲的赞颂基调源自苏州评弹,通过流畅抒情的语言描绘了苏州工业园区及金鸡湖的进步。徐昌俊的《走向未来》以号角声作为进行曲变奏的起点,通过打击乐营造出热闹的气氛,与前者相得益彰,共同塑造了新时代苏州的形象。
苏州意象丰富
四首作品中的苏州元素涵盖了鲜明的历史人物和革命英雄形象,同时也蕴含着一些不易察觉的意象。作曲家们通过“协奏”这一形式,深入探究了独奏/唱与乐队之间的丰富关系。《音乐故事 - 孙武》一作中,乐队巧妙地衬托出徐昀的昆曲念白,生动地叙述了孙武的故事。他们运用了多样的声音塑造和色彩变化,有效地推动了戏剧的进展。
探索多元融合
在徐孟东的交响评弹作品《丁香花开》中,谢岚以柔美的吴侬软语表达革命情感,巧妙地将评弹艺术融入新的语境,并通过交响乐的语汇进行叙事。梁楠的《丹曦》以及盛宗亮创作的中提琴协奏曲《挚爱》,分别从二胡的音色特色和中提琴的多面表现力出发,探讨了东西方弦乐器在情感表达上的共通之处以及各自独特的风格。
推动音乐创作
苏州交响乐团近年来致力于促进中国音乐作品的生态健康发展。其年度演出中,原创作品的占比接近40%。通过举办“金鸡湖作曲比赛”,该乐团积累了众多优秀曲目。同时,将原创作品的委约工作列为重点,目前已累积了30余部委约作品。此外,还构建了从作品孵化到反馈的完整链条,助力新作品突破困境。
您如何看待这场汇聚了多种艺术风格的音乐盛宴?它未来在哪些领域有望实现创新与突破?期待您的评论参与,并请点赞及转发本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