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小说《主角》实现了向热门IP的转变,其改编作品种类繁多,形式各异。与此同时,根据该小说改编的同名电视剧正在紧张制作中。陕西人民艺术剧院推出的《主角》话剧表现抢眼,吸引了众多观众的目光。
版权签约与创作过程
2019年7月,陕西人艺与《主角》一书的创作者签订了版权合同,取得了将小说改编成话剧的权利。经过三年的辛勤工作,他们细致地剖析了原著,最终完成了超过三万字的剧本创作。2022年,该剧顺利举行了首场演出,并迅速荣获文华大奖,这一荣誉充分彰显了其非凡的艺术价值。自今年伊始,这部作品便有幸晋级至中国戏剧表演领域最具权威性的梅花奖评选的最终阶段。
上海演出市场表现
陕西省人民艺术剧院在上海的话剧表演深受观众喜爱,之前诸如《白鹿原》、《平凡的世界》以及《生命册》等剧目,均为茅盾文学奖得奖作品改编而来,并已陆续在上海舞台亮相。近期,《主角》在大上海剧场盛大亮相,刘李优优主演的表现令人陶醉,观众们全神贯注,深入剧情,感受着个人命运与时代变迁、文艺创作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融合。
剧院发展破局之路
李院长指出,剧院在初期剧本筛选过程中遭遇了不少挑战,所搜集到的剧本普遍存在文学价值不高的问题。不过,他们很快认识到陕西本土文学资源相当丰富,完全能够满足剧院的需求。陕西地区涌现出了众多茅盾文学奖获得者,包括路遥、陈忠实、贾平凹、陈彦等知名作家。特别是以《主角》为代表的“茅奖三部曲”,其巡演场次已超过1000场,并赢得了众多奖项。
剧情形式与内涵
《主角》在改编过程中对原著内容给予了充分的尊重,并巧妙地运用了“戏中戏”的叙事技巧进行寓意表达。作品涵盖了忆秦娥主演的《杨排风》、《白蛇传》等六部剧目,这些剧目不仅呈现了她在戏曲艺术道路上的成长轨迹,还折射出她在事业与爱情等方面的丰富经历。这些剧目描绘了忆秦娥在40年间经历的人生波折与动荡,其内容与当下流行的“爽剧”风格有着明显的不同。
主演成长历程
刘李优优,一位90后演员,曾荣获第31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新人主角奖,该奖项在上海举行。在出演《主角》之前,她曾作为话剧《白鹿原》剧组的年轻演员,饰演“白灵”这一角色。陕西人民艺术剧院在与原作者协商版权事宜的过程中,便早早地挑选了演员,共有超过30人参与了角逐。经过三轮选拔以及六人之间的激烈对决,最终确定了演员名单。刘李优优通过这部作品对戏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观众与专家评价
话剧《主角》在上海上演,引起了00后观众小史的强烈共鸣。他体会到了演员在出场和退场时的节奏感,以及主角在磨练技艺过程中的枯燥与单调。对此,中国文联理论研究室副主任胡一峰指出,该作品深入剖析了演员的成长轨迹,以及他们初心如何逐步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