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意盎然之际,双古镇连绵起伏的山峦被大自然染上了一抹“嫩绿”的色彩,超过十万亩的茶园即将孕育出价值高达四亿元的“黄金叶”。这一切离不开茶农的辛勤耕耘,也见证了茶叶产业的兴旺发达,让我们一同踏入这片迷人的茶乡。

茶园新绿初绽

在这个生机盎然的季节,双古镇的群山间,茶园中嫩芽破土而出,“嫩青”成为了山色中最鲜明的色彩。从山脚到山巅,一片片碧绿的茶叶层层叠叠,宛如通往天空的绿色阶梯悬挂在云朵之下。在双古村第七组的茶园中,约两寸长的嫩芽条从茶棚中向上伸展,彼此交错拥挤,虽然没有晶莹的露珠点缀,但未消散的云雾轻轻拂过它们,构成了一幅极为迷人的景象。

茶农忙碌采茶

茶园内,不时响起“呜呜”的声响,茶农朱长平及其妻子正手持电动采茶机,忙碌地将嫩芽条收入袋中。自早上7点起,他们便投入了采茶工作,目前共计采摘超过600斤。朱长平表示,若将茶叶送至加工厂,每斤售价在1.1至1.2元之间,相较于前两年,这一价格颇为理想。他们负责管理约10亩茶园,收入相当丰厚。

茶农收入可观

朱长平经过计算,得知在采摘独芽期间,销售额达到了1.2万元以上;第二批春茶通过机械化采摘,销售额接近1万元;目前这批茶叶的预计销售额约为8000元。今日的收入已超过1000元;待秋茶采摘结束后,总收入有望达到4.8至5万元。在双古镇,像朱长平这样的采茶人比比皆是,他们在茶园里辛勤耕耘,收获着自己的劳动果实。

运输销售便利

在茶园周边不远处,村道和组道公路上停放着一排摩托车和三轮车,它们属于运送茶叶的茶农以及负责收购的经纪人。这些交通工具极大地便利了茶农的茶叶销售和运输工作,仿佛为他们插上了助力翅膀。上午10:30时分,位于茶园边上的“春兰茶业”加工厂区,已有超过10辆运送货物的三轮车和摩托车正在进行称重和卸货作业。

茶企满负荷生产

春兰茶业的负责人指出,若至11时,预计将有百余辆各式车辆前来交付茶叶。在此期间,茶企全天候进行高负荷生产,日处理量约达二十四万斤。当前正处于茶叶机械化采摘的高峰阶段,同时也是茶企的生产旺季。镇内茶企的日加工量占据了鲜叶总量的三分之二,而剩余部分则由经纪人收购,并运送至邻近的来牟镇进行加工。

全年收入可期

黄富勇副镇长表示,今年的雨水状况良好,导致产量显著提升。全镇独芽采摘的销售收入大约为1.2亿元,已全部进入茶农的口袋。相较于往年,第一批机械采摘的春茶时间延长了大约五天,使得茶农的收益大幅增加,收入接近1亿元。目前,这批茶叶的产量较高,按照当前的价格计算,预计收益将不低于8000万元。此外,还将进行两批采摘,预计收入将超过1亿元。总计,10万多亩茶园全年的鲜叶销售收入有望突破4亿元。

尊敬的读者们,您是否期待亲身体验采摘茶叶的乐趣?不妨在评论区留下您的想法,与我们一同分享。同时,请不要忘记为我们点赞以及将这篇文章转发给更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