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榆阳区鱼河镇李家沟村的亚平家庭农场发生了一起引人瞩目的现象。在该农场,成群的大鹅正悠闲地在西梅树下觅食。与此同时,众多市民纷纷前来预订西梅。究竟这个农场有何独特之处,引发了人们的极大兴趣?

农场日常景象

5月10日,位于榆阳区鱼河镇李家沟村的亚平家庭农场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成群结队的大鹅在梅树下悠闲地觅食,时而低头啄食地面的昆虫,时而抬头欢快地鸣叫。在这片蓝天白云的映照下,梅树郁郁葱葱,与这些可爱的大鹅一同勾勒出一幅宁静的乡村风景图。目前,居住在榆林的市民白女士已经到达现场,鉴于她是一位忠实的老客户,她专程到此进行西梅的预订。

市民预定情况

白女士指出,西梅中富含抗氧化物质,她每年都会提前预定。对她来说,亚平家庭农场的西梅象征着卓越的品质。实际上,像白女士这样的消费者并不少见,每当预订季节到来,许多人都会特地前来。据农场工作人员透露,近年来,预订西梅的顾客数量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

农场发展历程

榆阳区拥有亚平家庭农场,这是隶属于榆阳区吖吖果业有限公司的。该公司的管理者李亚平提到,在此前,西梅在该区域并不常见。不过,自2017年起,随着村里推广西梅产业,情况有了明显的变化。当果实成熟时,采摘园内人潮涌动,游客们欢声笑语,络绎不绝地在西梅树丛中穿行。仅选取其中一项业务,年收入便已超过百万,这一显著成果为当地村民创造了新的发展契机。

公司产业格局

呀呀果业有限公司,坐落于李家沟村,其成立于2016年。作为省级林下经济示范基地,该公司依托2100亩的山地果园,形成了多元化的产业布局。园内不仅种植了西梅、鸡心果等经济作物,还培育了远志、柴胡等药用植物。同时,林中散养禽类,各产业之间协同合作,共同促进了可持续发展。

农户受益情况

任子长,榆阳区上盐湾镇的种植者,同时也是众多受益农户中的一员。他拥有40亩西梅种植地,经过六年的不懈耕耘,其总收入已逼近五十万元。任子长认为,西梅种植既节省时间又减轻体力,且收益丰厚。在吖吖果业有限公司的带动下,周边众多农户开始跟风种植西梅及其他作物,他们的收入也因此得到了显著增长。

生态农业模式

李亚平强调,该农场实现了对传统农业局限性的突破,并成功构建了资源循环再利用的机制。农场内,放养的鹅与乌鸡在林间自由觅食,其排泄物自然转化为果树的高品质肥料;同时,种植药材不仅为农场带来了经济效益,还有助于优化土壤结构,提升土壤肥力,进而推动果树的生长。该立体生态农业模式显著减少了化肥与农药的投入,提升了生态环境质量,并导致农场植被覆盖率由原来的35%大幅提升至70%。

这种新型的发展模式具有很高的借鉴意义,应当被广泛传播。此外,关于“林果+种养”这一复合型生态农业模式,在其他地域能否成功复制,您的看法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