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缮背景
越秀区解放南路上的这组历史悠久的建筑群近期重获活力,其中12个门牌号的历史性建筑位于象牙街与象牙一巷的交汇点,正进行着细致入微的“修旧如故”修复工程。这些建筑承载着街坊们的集体记忆,越秀区对这一修缮项目给予了高度重视,将其视为一项系统性文化工程,旨在精心保护和传承这些建筑遗产的原始风貌。
专家肯定
在修缮工程过程中,越秀区所执行的精细至极的“绣花”级修缮技艺,赢得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专家组的高度评价。自项目启动至今,越秀区成功举办了超过10场专家咨询会和实地指导活动。专家组成员经过现场考察,对项目在施工中坚持传统工艺、实施精细化管理等方面给予了积极肯定。
公众参与
在项目启动之初,越秀区成立了一个咨询小组,成员包括历史学者、建筑行业专家和社区代表。该小组遵循“保留原状、逐栋制定方案”的方针,主动且全面地征求公众意见。光塔街的管理团队指出,对历史建筑进行修缮工作时,必须充分听取民众的意见。在此过程中,社区代表们提出了一系列具体且可行的建议。
关键标尺
广式花窗,这一融合了中西美学元素的建筑特色,在岭南地区的众多历史建筑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在当前的改造工程中,对307扇陈旧的窗户以及30樘木质门进行了精心修复与制作,这些举措构成了衡量项目品质的核心指标。施工启动前,项目团队对这些建筑构件进行了详尽的全面审查,旨在最大程度地保留其历史风貌。
细致修复
历史建筑中的花窗与木门已接受细致的修缮,其中124扇旧窗已完全恢复至原貌,另外183扇则经过重新制作,力求重现其原初风貌;在30扇木门中,有14扇保留了原始形态,而剩余的16扇则依照原样进行了定制。每扇窗户均进行了编号和详细记录,其损坏情况和修复措施清晰可见,确保了“应修尽修”原则得到彻底执行。
九步工序
修复花窗的过程涉及诸多严格而细致的步骤。首先,必须对花窗进行保护性拆卸,工人会用麻花钻头对螺丝进行打磨,并用木工板对窗页进行加固,以避免在拆卸时玻璃损坏。拆卸后的花窗将被分类并妥善保管。对于可重复使用的部件,在翻新处理后,将转移至其他窗页上使用。随后,进行清除老旧油漆作业,清除污渍,采取防腐处理,修复损坏部位,涂抹底漆和面漆,同时恢复榫卯结构的原状,确保每一道工序均能达成将老旧物品修复至近似新品的成效。
不妨各抒己见,共同深入交流,该古窗历经精心修缮,已有百年历史,其在传承地方历史文化方面所蕴含的价值,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我们衷心邀请您加入讨论,分享您的见解,给予文章点赞,并广泛传播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