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犬行为不仅为民众带来了快乐,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不文明举止。近期,榆社县文明办推出了文明养犬的号召,旨在引导养犬人士遵守相关规定,携手营造一个和谐、健康的居住环境。
养犬现状
榆社县近段时间内,饲养犬类的家庭数量不断上升,犬只逐渐成为许多人生活中的亲密伙伴,为人们带来了心理上的安慰。然而,与此相伴的是,不文明养犬行为日益增多。在多个地点,人们常常看到遛狗时未给犬只拴绳的情况,犬吠声扰民,犬粪污染环境等问题也日益明显。据不完全统计,因犬只咬人伤人等事件引发的纠纷逐年增加,对公共安全和城市环境产生了重大影响。
法规实行
《晋中市养犬管理条例》自2020年起正式施行。该条例明确了文明养犬的具体规范,为相关行为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依据。榆社县文明办公室向公众发出警示,倡导养犬者积极掌握法规的详细信息,不断学习文明养犬的相关知识,并提升自身文明养犬的自觉性。通过在养犬群体中广泛宣传和相互监督,努力在全社会的层面上营造出一个文明养犬的正面环境。
出户要求
外出携带犬类时,饲养者需保证犬只由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者伴随。犬只外出时,必须使用牵引绳,且绳长不得超过1.5米。在行走过程中,饲养者需主动为行人及车辆让路,同时需特别留意避免犬只与儿童、老人、孕妇等易受伤害的群体过于接近。在乘坐电梯或位于人群众多的场所,犬只的饲养者必须给犬只戴上口套,或者将犬只放入专门的犬袋或犬笼,亦或是将其抱在怀里。
环境维护
在遛狗时,犬主必须保证公共环境卫生不被破坏。他们不得踩坏草地或花坛,也不得使用公共设施。必须携带小铲、硬纸板和塑料袋,以便随时清理犬只的排泄物,并对其进行妥善处理,确保周围环境的清洁和卫生。这样的行为不仅有助于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同时也对保障公共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邻里和谐
养犬人士应重视与周围居民的互动,避免因养犬活动引发纷争。一旦狗吠声影响他人正常生活,应迅速采取措施进行管控,以降低对居民的影响。此外,还需积极聆听并接受邻居的提议和反馈,携手营造和谐的居住环境。唯有如此,方能实现人与犬的和谐共处,促进邻里关系的融洽。
依法养犬
依据《晋中市养犬管理条例》的相关规定,养犬者必须依照法律进行犬只的注册和安全接种,认真对待犬只的照料,防止任意抛弃或丢弃。此外,携带犬只进入国家机关办公区域、医疗机构诊疗区域等公共场所是严格禁止的。对于违反条例的养犬行为,相关部门将责令改正,若养犬者拒绝改正,将扣留犬只,并可能遭受五十元至二千元不等的罚款。拒不改正且暴力抗法的,将由公安部门处理。
在文明养犬问题上,公众普遍关心养犬者在哪些方面需要改进。我们期待社会各界踊跃提出建议,并对本文表示认可和支持,以此推动更多养犬者意识到文明养犬的重要性。